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农民百姓的“健康银行”——绥滨县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纪实
2007-04-25 16:59:54 来源:东北网  作者:于志刚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25日电 题:农民百姓的“健康银行”——绥滨县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纪实

  “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住上一次院,一年活白干”,这是过去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真实写照。因此,农民有病只能是“小病拖,大病扛”,即使住院病还没好就嚷着要出院。2005年初,绥滨县被纳入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从此,绥滨的农民也享受着和城市“吃公家饭”人一样的看病报销制度。为将这项民心工程切实落到实处,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正式启动运行以来,绥滨县上下一心聚精会神搞合疗,众志成城谋惠民,使全县的参合农民人数不断增加,医疗报销比例不断上升,参合农民受益程度不断增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一惠民之举犹如春天的喜雨,滋润着绥滨大地,渗透到每个参合农民的心田……

  惠民之风入滨城

  绥滨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业人口8.8万人,相当一部分还没有稳定解决温饱,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比较普遍。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推行,给这些农民带来了福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千千万万个农村家庭筑起了一道安康的屏障,是农村社会和谐的润滑剂,是农民百姓的‘健康银行’。我们一定要把这项惠及农民的‘民心工程’落到实处。”绥滨县委书记马智凯如是说。绥滨县为把这一惠及农村千家万户的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在借鉴兄弟市县好做法的基础上,用新的思想、观念和方法推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力求保证报销方式和报销比例合理,做到收支平衡,将农民和国家的补贴资金全部用于农民医疗费的补偿上,使农民真正受益。在经过多次征求乡村干部及群众意见后,绥滨县确定了合作医疗补偿方式和报销比例,并形成了《绥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和《绥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细则》,同时成立了专门办公室,组织人员进行多维宣传,确保了合作医疗政策的广覆盖,有效地促进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

  适时“升级”应民声

  2006年,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合作医疗的支持力度,中央财政为每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增加补助10元,每人达到20元,我省又为每位农民增加补助5元。根据国家和省级财政增加对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补助,绥滨县也将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升级,出台了“范围再扩大,筹资再增加,报销再提高,服务再便捷”的新举措,让绥滨县农民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升级版”中享受到更多实惠。

  去年,绥滨县将参合农民个人筹集的每人15元全部纳入农民个人家庭帐户用于门诊医疗费的报销,由农民个人支配使用。推行低起付线、低封顶线、高补助比例的“两低一高”新举措。即乡镇卫生院起付线由原来的100元降至50元,县级医院起付线由原来的300元降至200元,降低了农民住院治疗的门槛。封顶线控制在每人每年不超过1万元,避免了少数人占用大量的合疗资金。将报销比例整体提高5%,使参合农民享受到更多的实惠。同时,通过民政、红十字会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生大病的农村特困户实施再次救助。为减少参合农民报销过程繁琐的问题,绥滨县实行了医药费用“报销直通车”,由按季度报销调整为县内患者直接在就诊医院直补报销,实行医疗单位垫付制,即患者出院可直接到医院财会室进行报销结算。患者不求人,不跑冤枉路,让农民群众不仅得到新农合政策的实惠,而且享受到了便捷优质的服务。

  不辱使命硕果丰

  2006年,绥滨县共有6.47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6.5%。全年为参合农民补偿医药费总额273.3万元,合作医疗受益人口达4.74万人次。住院得到1000元以上补偿人数为446人次,3000元以上补偿人数为92人次,达到补偿封顶线1万元的6人,癌症患者一次性补偿2000元的合计112人。另外,在2006年,绥滨县又被国家红十字总会确定为红十字会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试点县,县红十字会把多方募集的捐款和国家、省、市下拨的专款存入大病救助基金专户,及时对参合的农民进行救助。全年共为50名参合患者实施了救助,救助资金达2万余元,免费发放药品110万元,使4050名患者受益,省红十字会“健康快车”为全县46名白内障患者进行了免费手术,使患者走上了康复之路。今年,绥滨县已有6.99万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比2005年最初参合人数增加1.55万人,参合人数占农民总数的94%。这一串串数字,无不在召示新型合疗在农村的受益面和参合农民的受益程度!

  我们坚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在绥滨县的贯彻落实,一定会在绥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化作春天的喜雨,洒遍绥滨大地……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