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访省十次党代会代表杨喜军:加速经济转型促进协调发展
2007-04-26 10:00:53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张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杨喜军

  东北网4月26日电 日前,省十次党代会代表、伊春市委书记杨喜军表示:今后5年,伊春将紧紧围绕林业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这个目标,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和谐的林业社会体系,探索出一条林业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之路。

  杨喜军介绍说,为实现上述目标,伊春将做好以下四项转型工作:一是由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转型;二是由单一木材产业向多元产业转型;三是由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向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四是由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的林业城市向“世界知名、中国一流、中等规模、生态园林”城市转型。

  经济转型,伊春发展的是依托于林的非林脱木产业。对这些产业,伊春的限定是:产业不能有污染,产品应当有“绿色”。不仅如此,伊春经济转型,还同治理污染,发展循环经济结合起来。这样做的结果,是使伊春的山更青水更绿,而优良的生态环境,又为伊春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近年,伊春的生态旅游、绿色食品、生态畜牧和北药等新兴替代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去年末,上述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3.1亿元、4.4亿元、5.3亿元和3.7亿元,同比增长了48.4%、57.9%、17.4%和25%。全部新兴替代产业实现增加值,已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32.7%,拉动经济增长6.6个百分点。

  杨喜军说,做好四项转型工作,一要积极调减木材产量,严格森林资源保护,在禁伐天然红松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其它珍贵树种的保护范围,力争到2011年,建起总面积95.6万公顷的生态特区,为龙江生态省建设做出贡献。二要继续实现“工业兴市”战略,按“横向抓项目十大集群、纵向抓产业扩规模、两头抓龙头带基地”的思路,坚持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原则,把木材精深加工、生态旅游、特色种养与加工、冶金及矿产开发、绿色能源五大产业,作为经济转型的主攻方向。三要进一步把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制度创新、以市场导向为目标的技术创新、以效率效能为中心的管理创新作为关键环节;特别是要巩固现有林权制度改革成果,探索林地承包经营的体制机制和服务体系,加快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林业自身特点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四要拓宽融资渠道,加快交通、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争取早日进入国家级森林城市、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行列。五要大力发展职工自营经济和林下经济,千方百计增加林区职工致富奔小康步伐;鼓励多种形式就业,确保转型期间每年新增就业岗位3万个以上;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重视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工作;积极发展文化事业,繁荣小兴安岭文化;加强医疗卫生工作,集中解决林区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看不起病问题;解决好转型期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及时化解各种不和谐因素。

  最后,杨喜军充满信心地说,只要做好四项转型工作,伊春就一定能够实现生态良好、产业发达、体制先进、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社会文明这一理想目标。

责任编辑:鲁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