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26日电 以“北大仓”著称的我省垦区,日前出台《垦区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及预警体系建设的初步意见》,对区内3个部级检测中心检测设备进行更新,强化对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微生物毒素、重金属的检测,严把农产品认证的质量检验和产品市场准入关,确保垦区绿色食品健康发展。
据了解,早在1993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正式委托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组建农垦绿色食品办公室,负责全省的绿色食品管理工作。15年来,他们通过“健全组织、源头控制、过程管理、质量追溯、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发展”等措施,不断推进农产品质量稳定安全生产,形成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的区域化布局、科学化管理、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整体化推进的发展格局。2006年他们新开发了农垦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预警系统,在4个农场试点运行,通过“北大荒绿色有机食品网”发布农场生产质量信息。
截至目前,垦区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生产遍及70个农牧场、57个企业。创建国家绿色食品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28个,绿色食品监测面积700万亩。绿色食品产品认证达220个,有39家农垦企业的50个产品获得有机食品认证。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70%。有8个农场列入农业部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场)建设单位,15个农场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农场验收,9个农场成为全国“农垦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的试点农场。垦区的绿色食品产品保持15年年均15%的增长速度,北大荒安全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品牌形象不断提升,农产品竞争能力显著提高。
2006年,垦区出口各类绿色食品67.5万吨,出口创汇9048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