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29日电 今年“五一”期间,恰逢哈尔滨收藏家协会与黑龙江圣中古玩城共同举办“黑龙江首届春季古玩收藏品交流大会”。27日,记者来到古玩收藏品交流大会的展区先睹为快。
哈尔滨市收藏家协会副会长、著名钱币收藏家孙亚非介绍说,本次交流大会将展出古玩、字画、瓷器、铜器、钱币、钟表、证章、邮品、票券、相机、烟具、玉器等20多类数万件展品。其中将有很多大家数十年的收藏珍品展出交流,对众多藏友和市民来说是难得的好机会。
在圣中古玩城二楼,记者见到了中国首家私人钟表博物馆创办者李伦先生。李伦先生从40多年前退伍时连长送他一块航空表开始钟情于钟表收藏,几十年辛苦寻找,拥有了上万件各式钟表,并被写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1994年,李伦先生被评为中国十大收藏家之一。说起自己的钟表藏品,李伦先生指着身旁的一个座钟说,你别看它普通,它可为中国人争得过大荣誉。“这钟是清代上海民间手工作品,属于仿苏州本钟。它不但报时,还报刻。1915年,该品牌座钟获得巴拿马国际博览会特别奖。”据李伦先生介绍,因为这种座钟一个月才生产一个,所以存世量特别少,也就特别受钟表收藏者的青睐,甚至成为钟表收藏大家的一种标志。李伦先生说,他在哈尔滨收藏的第一块怀表来自道外的一家寄卖店,那是他省吃俭用一年攒钱买下的。该表18K金表壳,是瑞士1817年的产品。该表能报时报分报秒,当时以为是盲表,后来才知道它叫“问表”。李伦先生先生说,他收藏的不少瑞士表都属于大师级的产品,比如有一种国际表,做工特别精细,能自动拨针,特别神奇。
与李伦先生展室斜对面的是孙亚非先生的钱币展室。孙亚非先生是钱币收藏大家,目前收藏古钱币万余枚,曾与他人合著《黑龙江钱币》一书,并在黑龙江大学讲授中国钱币史课程。孙亚非先生的展品也是珍品如云,他拿出一块印钞母版告诉记者,该母版属于民国初年黑龙江广信公司,发现这块母版曾引起专家的极大关注,央视等媒体也多次进行报道,目前在钱币收藏界还没有发现第二块。记者注意到,在孙亚非先生的古钱币展橱里有一枚标着“巴斯巴文”的钱币。据孙先生介绍,这是元代的钱币,钱币上的“巴斯巴文”翻译过来就是“长命福禄”的意思,“这种钱是元朝皇宫专用的赏赐钱,在当时的市面上是不流通的。目前这种钱币也只发现这一枚,即使是中国钱币博物馆也没有收藏。”孙先生收藏的古钱币中还有堪称孤品的“咸丰重宝档十钱”,“这一枚钱币可以当十枚小平钱用。”孙先生收藏的唐“得壹”、“顺天”钱币也很珍贵,这种钱币是安史之乱时史思明在洛阳铸造的,收藏界素有“顺天易得,得壹难得”的说法,可见在“得壹”和“顺天”钱币中,“得壹”更难寻觅。记者看到,在孙先生的展品中,不但有中国的古钱币,还有一些外国的古钱币,如日本幕府时期的“金判”、“银判”,高句丽的“母钱”,俄彼得一世的铜币等。从孙先生的展品看,几乎涉及了中国古代到民国期间各个朝代的钱币。
观看了钟表,赏玩了钱币,可以去展区宝月堂看清三代的青花瓷。女藏主周悦介绍说,上好的青花瓷以人物图案为最佳,花鸟鱼虫次之,山水为三档,花卉为末。周悦女士搬出一件祝寿青花瓷瓶,翻开瓶底是“大清咸丰”年制。这次交流的展品还有哈市很少见的鱼类、植物化石制品、辽代的银镏金饰品,另有辽代的银覆面、铜覆面,都不常见。覆面藏者刘文水先生介绍说,交流展品中还有玉环、玉琮等新石器晚期的玉器,经考古专家考证,这些玉器大约距今5000年左右。哈尔滨市民俗研究会会长周彦春先生的烟具收藏也别具味道。周先生的烟具有铜制的、铁制的、铝制的、木制的、水泥的,不但品种丰富,而且造型各异。周先生说,这是他30年烟具收藏中的部分精品。
黑龙江首届春季古玩收藏品交流大会的地点在先锋路55号,黄金周交流大会连续举办。届时年近八旬的哈尔滨书画院院长高歌将与众多书画家现场挥毫,并有近千幅书画家的作品与市民和淘友们见面。
古玩店里开眼界
极乐寺附近的哈尔滨古玩市场是哈市收藏爱好者常去的地方,这里云集了一百多家古玩店,字画、瓷器、钱币、钟表、证章、邮品、票券、相机、玉器应有尽有,其中不乏一些精美的藏品。
在哈尔滨古玩市场,苗德福先生的藏品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苗先生原来经营企业,退休后改行经营古董。苗先生说,以前哈尔滨有很多外国人,特别是俄国人对哈尔滨影响很大,不但在建筑上有表现,在生活方面也是这样。这些西方侨民离开哈尔滨以后,很多外国人的生活品留了下来,其中很大一部分做工精美,是很难得的收藏品。因为对这些藏品的喜爱,苗先生店里西方的精美藏品最多。苗先生领记者看了他展出的西洋旧钟,其中以法国、德国的居多,有1855年法国制造的彩绘座钟、1855年法国制造的全身铜镏金的壁钟、百年前以音乐报时的德国大座钟,其做工的精细令人叹服。其实,哈尔滨古玩市场也有很多有特色收藏的店,虽然藏品算不上古董,但值得一看。比如有的店藏多种多样的旧相机,有的店有各种各样的奇石,有的店甚至摆出了很多旧显微镜。
道外区南二道街大罗新古玩市场也是藏家流连的地方,这里给记者留下很深印象的是杨树石先生的乐器店。京胡、板胡、小提琴、手风琴等中外乐器塞了一屋子。杨先生9岁学拉二胡,对乐器感情很深。杨先生的乐器以民族乐器为主,其中以弦乐器和弹拨乐器居多。杨先生指着墙上的秦琴说,现在拉这种琴的人已经不多了,但它是中阮的先祖,从乐器发展史来说,是有一定收藏价值的。大罗新古玩市场古玩爱好者冬天常去三楼摆摊,现在的季节,古玩爱好者们就把古玩摊摆到了道外头道街和二道街上。收藏家们把大罗新这样的古玩市场称为初级市场,这里虽然淘不到上好的宝贝,但藏家们依然去逛,对一般的收藏者来说,就更离不开了。只不过,在买古玩的时候,要学会鉴别,别让赝品蒙住了眼睛。
跳蚤市场百姓的淘宝宝地
相对于极乐寺古玩市场来说,道外二十道街的跳蚤市场实在上不了档次,但这个地方却是哈尔滨甚至省内众多普通淘宝者的乐园。
来道外二十道街的淘宝者中,淘书的人最多。二十道街跳蚤市场旧书摊无论春夏秋冬,每逢周六、周日便人头攒动,叫卖声不绝于耳。虽然卖什么的都有,但以旧书最多。即使在最冷的寒冬腊月,也有几十家摊主坚持卖书。到了春暖花开时节,摆书摊的人更多,多的时候不下百家。
二十道街书摊与书店不同。书店的书多是新书,旧书极少,即使有旧书,也是近几年下架的,并没有旧到哪里去。想到书店去淘旧书,是要失望的。但二十道街旧书摊是名副其实的旧。近些年,省文联图书室、电机厂图书馆等一批企事业单位的书被书贩子倒到了旧书市场上,一些市面上早就买不到的旧书,在二十道街旧书摊上反而容易寻觅。哈尔滨不少大学教授学者的藏书也流到了二十道街旧书摊上,令很多淘书者垂涎欲滴。二十道街旧书摊的书很便宜,两三元钱一本,贵的也就五六元钱,超过十元的书不多。这里与书店不同的是还可以讲价,有时候一元钱买一本好书也是有的。二十道街旧书摊还有一个特点,很多书店不卖的书,旧书摊反而能见到。哈尔滨书店很少卖哈尔滨本地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很多地方文史资料、作家作品,在书店很难寻觅。可是,到了二十道街书摊却能俯身可得。当然,二十道街书摊也不全是几元一本的大路货,偶有民国、伪满时期的旧书,这是很多淘书者最想得到的,但这类书价格不菲。有淘书者曾在二十道街书摊花几百元淘得十余册伪满时期的小说,两次转手后,这十余册小说已经身价过万。所以有经验的淘书者都早早地去二十道街书摊等着,摆摊的将一周时间里从各地网罗来的旧书一摆,淘书者最快乐的时刻便开始了。记者注意到,去二十道街书摊淘书的人,有的并不为收藏,而只是想找些旧书读,有的是为了怀旧,还有人图的是书摊的那一份市井情怀。
当然,如果你以为道外二十道街仅有书摊热闹,那就错了。卖旧书画、旧像章、烟标、酒壶、旧留声机、旧收音机、旧手表、旧烛台、旧香炉、旧邮票,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对普通收藏者来说,确实能勾起人们的收藏欲望,省内好多地市的收藏者也常常光顾道外二十道街的跳蚤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