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5·6”大火,肆虐的火魔吞噬着大片森林。
火场灭火。
“5·6”大火后,图强林业局民宅一片残垣断壁。 |
东北网5月8日电 20年前的一个日子———1987年5月6日,以及随后的28个昼夜,为黑龙江及许许多多国人所不能忘记:一场森林大火从漠河县燃起,火借风威,一夜之间吞噬了三个林业局,进而……
这场大火,燃烧了整整28个昼夜,席卷了100万公顷的土地,使5万人流离失所。
100万公顷有多大?相当于一个葡萄牙、1/3个意大利、15.5个新加坡!
这似乎是天火。因为那一年,大兴安岭的气候实在反常:大风、干旱、高温齐聚。1987年5月7日,漠河县防火办的电话记录上清楚的记载着当天气象台发布的大风和高温预报:大风,风力“火险级”,气温23℃。
可是,如此异常的天气却没有引起当地防火部门的关注。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引发大火的5个火源都是林业职工违反制度和操作规程造成。
本来,这一切都是应该可以避免的。可是,就像所有的不凑巧都在20年前的那个春天约好了:异常的天气状况被疏忽;当外面的远山上已经腾起烟雾,漠河县委的会议室里还在照常开会;原本驻扎在漠河县的一支70多人的武装森林警察部队刚好在那年春天被撤走;县里新成立的一支快速扑火队还没有经过正式的训练;经费不足,林区缺少瞭望塔,火灾的准确方位无法判断,以致火灾发生后,400名摩拳擦掌的官兵受命驰援,竟然辗转奔波了4天还没找到火头……
20年后的今天,关于那场大火的记忆正在逐渐模糊。昔日被大火吞噬的各个林场早已建起了座座更为壮观的楼宇。可是,那些被大火涂炭过的森林在历经了20年的风雨后却依旧无法抹去那些沉重的黑色记忆,我们人呢?
那场火患,归根结底还是人祸。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永远牢记当年那不该忘记的红色警告!
2007年4月30日,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林业局罕诺河管护区再次发生森林火灾,经过前线扑火人员的奋力扑救,5月4日,火灾扑救工作方取得决定性胜利。
现实在时刻警醒着我们;20年前葬身火海的211位亲人在时刻提醒着今天的我们!
不堪回首——二十年前往事
一天三处火起
(1)西林吉林业局河湾林场火场:5月6日13时30分。
(2)塔河林业局盘古林场火场:5月6日14时。
(3)西林吉林业局古莲林场火场:5月6日16时17分。
大火起因
清林人员违反操作规程野外吸烟,未得及时扑救。7日下午,当地陡起大风,火场风力增至八到九级。
灭火时间
5月26日,实施人工降雨,全体军民分段包干,清理火场。
5月29日18时,东部火区按标准验收完毕。
5月31日18时,西部火区按标准验收完毕。
6月2日,火场南线172公里长的生土隔离带全部完成。
6月4日上午,扑火前线总指宣布:历经28天的扑火战斗彻底胜利。
出动人员
为扑救这几起特大森林火灾共投入军民58800人,其中,解放军34000人,森警、消警和专业扑火队2100人,职工群众22700人。
火灾损失
大火洗劫了西林吉、图强、阿木尔三个林业局局址及9个林场。过火总面积1079900.1公顷,烧毁房屋61.4万平方米,有5万余人无家可归,烧毁桥涵138座,烧毁汽车210台,拖拉机108台,发电机组87台,绞盘机173台,输电线路267公里,通讯线路666公里,直接经济损失达5亿多元。
人员伤亡:266人被烧伤,211人葬身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