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倾情沟通远胜贵重礼物 母亲节送鲜花不如听唠叨
2007-05-14 16:35:21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范丽娜 王妮娜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14日电 13日是“母亲节”。一大早,家住哈尔滨市香坊区幸福家园的姜大娘就收到了女儿送的一套新衣服和一束鲜花。拿着这些礼物,姜大娘高兴之余又有点失落:“我不缺衣服,送花也只是一个形式。送鲜花还不如多陪陪我,和我说说贴心话儿。”

  姜大娘的女儿24岁,还没有成家,在一家通讯商店工作。心疼女儿整天工作辛苦,姜大娘每天给女儿做饭,帮女儿洗衣服。可是女儿一下班回家就把自己关进屋里,姜大娘跟她多说一句话,她都嫌烦。有时女儿在单位受了委屈,回家就跟姜大娘发脾气。“‘母亲节’这一天就算送多少鲜花,也不如平时多和我唠唠嗑!”姜大娘分外感慨。

  家住哈尔滨市道外区大新街的王云芝说:“孩子送我再贵重的礼物对我来说都只是摆设,还不如他们陪在我身边多和我说说话儿。”

  王云芝今年60岁,一儿一女都已成家。儿女平时忙于工作,一个月也回不来几次。今天是“母亲节”,老人寻思着,儿女一定都能回来吃饭,一早就和老伴去早市买菜。他们买了儿子愿意吃的排骨,女儿愿意吃的大虾,还有小外孙喜欢吃的芒果。

  10时左右,王云芝老人收到花店送来的一束康乃馨,娇艳欲滴的鲜花让老人脸上乐开了花。中午,儿子风风火火地进了家门,手里拿着核桃粉、麦片,还拎了一箱牛奶。可是放下东西后就匆匆地加班去了。王云芝在后面问儿子:“晚上回来吃饭不?”儿子一边下楼梯一边说:“看看吧!”天渐渐黑了,儿女都没回来。望着一桌子的菜,王云芝和老伴心里十分失落。

  又是一年“母亲节”,哈尔滨市的大街上、商场里,到处摆满了康乃馨,很多行色匆匆的年轻人手里拿着鲜花,准备送给自己的母亲。可是比起这样的祝福形式,许多含辛茹苦的母亲却有着别样的期待。

  今天在复华小区、宣庆小区、幸福家园等居民小区,记者随机采访了40多位老大娘。85%的老人表示今天收到了儿女送的各式各样的节日礼物,其中以鲜花居多,还有衣服、保健品、家居生活用品等。但是,80%的受访者认为,物质上的礼物并不能填补老人心灵的空虚,再美丽的鲜花也难以成为母亲精神上的慰藉。相比这些,她们更看重更需要儿女精神上的抚慰:“一两块钱一枝的鲜花没几天就蔫了,我们都是吃过苦的人,不愿意孩子们花钱买这些东西。只要孩子平时能多回来看看我们,听我们唠叨唠叨,比送什么礼物都强。”一位大娘如是说。

  专家建议,孝敬老人更重要的是精神赡养。倾听母亲的唠叨,倾听她们讲述那些琐碎的家长里短,倾听她们回忆那些重复千百遍的前尘往事,倾听她们的喋喋不休,倾听她们的一吐为快,倾听她们面对最爱的人流露出的最淡又最浓的情感……那样会使她们的“母亲节”更快乐。

责任编辑:吕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