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15日电 备受关注的国内第一座封冻河流船闸、松花江上首个船闸———大顶子山航电枢纽船闸,16日将正式通航。记者从大顶子山航电枢纽指挥部了解到,该工程采用的多项技术为国内首创,暂不向过闸船只收取“过闸费”,目前已完成了大型货船试航。
科研机构进行11项模拟试验
据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指挥部负责人介绍,由于大顶子山航电枢纽是国内第一座封冻河流上的航电枢纽,工程较为复杂。在设计和施工中,该工程采用了大量创新技术,仅课题研究经费就投入800万元。围绕枢纽通航、防冰等专题,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等多家曾在国内承担过三峡等大型工程课题研究的科研机构做了11项专题模型试验。其中,国内首创的防冰技术可化解船闸、大坝在冬春季节冰凌撞击、冻胀挤压等不利影响;在船闸输水形式上,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结合平源河流低水头的特点,在国内首次采用了长廊道侧支孔分散输水方式,使船闸室灌水时间大大缩短、闸室内水流平稳,船舶在闸室停靠更加安全。
暂不收取“过闸费”
据了解,在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施工全部结束前,原定向过闸船只收取的每吨0.10元的“过闸费”规定,暂不执行。从16日至2008年10月30日,每天船闸运行时间为8时30分至16时30分,每天运行3次,船闸运行期间禁止夜间过闸。
按照“先到先过、重点优先”原则,过闸的客班轮、紧急军事运输船、防汛抢险船、救助救灾船、鲜活货船及重要紧急物资运输船将被优先安排过闸。装载危险品的船舶在提出申请后,需在指定泊位停泊,并单独安排过闸。
满载600吨煤炭船顺利过闸
据了解,自试通航以来,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附近不断有满载煤炭的船队抵达,等候过闸。这些船队所载煤炭均来自下游沙河子煤矿,并将被运往吉林大安电厂等多个上游港口。12日,满载600吨煤炭的5只运煤船按照船闸调度指令,顺利通过了船闸,完成过闸“处女航”,并成为首批过闸的大型货船。几天来,多艘海事艇、航标艇等作业艇也顺利过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