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15日电 “春雷行动”以来,也就一个多月,人们发现五常质监局“火”了起来,变得门庭若市,原因何在?五常质监局局长王福江给出了答案:“服务质量提高了,才会在群众中树立威信,真心为老百姓办事,才能在老百姓心目中有位置。”
面对锦旗——他们反省不足
5月9日下午,已近下班时间,3位农民急急忙忙地推开了五常质监局的大门,他们送去了一面锦旗,并对记者说起了事情的经过。
3位农民去年8月在五常一家农机商店各买了一台水稻脱粒机,每台1.7万元,说明书写明每台每天能脱粒60亩水稻,买回后每台每天脱粒水稻不到20亩,而且天天出毛病。他们找到经销商,经销商把他们支到了在绥化的生产厂家,生产厂家又把他们支回了五常,结果就是不给退也不给换。到了秋后,3位农民找了很多部门后才找到五常质监局,但由于检验条件等原因,厂家没有与农民达成和解。
今年开始“春雷行动”后,五常质监局为3位农民成立专案小组,他们在哈尔滨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支持下,多次找经销商和厂家,终于在5月9日下午,为3位农民讨回了机器退款。
面对群众送来的锦旗,是洋洋自得还是反躬自省,五常质监局局长王福江选择了后者,他向局属稽查大队提出了一个问题:有些棘手的案子为什么能在“春雷行动”中获得圆满解决?一要总结与其他部门合作办案的经验,二要查找自身工作中的不足。
深入群众———他们找到工作真谛
今年的“五一”长假,五常质监局的干部过得非常充实,虽然他们没有得到足够的休息,但是他们从村屯农户中收获了感动。
5月1日,五常质监局局长王福江、副局长郭恒新等一行10余人,来到五常市民意乡草庙村,为这里的特困户送来了春耕生产所需的化肥和农业生产标准化种田的技术资料,他们走访了两个村的34户农民,详细了解农业生产及生活方面的情况,并向农户发放辨假常识宣传单和质监护农联系卡,向农民宣讲质监部门在“春雷行动”中免费服务的项目、投诉维权的方式,还免费检测了村卫生所的血压计。
5月2日,五常质监局办公室的11名同志,深入孤寡、军属、外出务工等家中缺少劳动力的家庭义务献工。老乡为他们送来了甘甜的井水,拿出干净的手巾。
5月3日,五常质监局“春雷行动”综合服务队带着化肥来到了八家子乡大亚屯村。这个村地处丘陵地带,经济相对落后,几天前又有4户村民遭受了火灾,使这些村民春耕生产难以开展。王福江知道这个消息后,立即组织“春雷行动”小组成员,在第一时间将急需的化肥送到这些农户手中。他们共走访了八家子乡4个村、28户贫困村民,并在临走前给这些村民留下了便民联系卡。
通过在村屯度过的7天长假,五常质监局干部对本职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稽查大队队长张建忠感叹,我们工作中司空见惯的一件小案子,在农民兄家里就可能是天大的一件事。通过换位思考,才知道自己的工作有多重要。
优质服务——他们想在群众前面
五常质监局在“春雷行动”中,没有拘泥于上级部门的10项或15项服务,而是群众需要什么样的服务,他们都尽力满足,有些方面甚至想到了群众前面。
他们在400多名学生免费检测眼镜时,将服务延伸到检查视力。学生问检查完视力怎么办时,五常质监局领导班子研究决定给29名视力有问题贫困学生免费配制眼镜。受此事的启发,他们又进行了一系列的免费为农民贫困户送化肥、为农民义务献工、为受火灾农户送温暖等活动。
目前为止,五常质监局“春雷行动”共检查化肥生产经销企业69家,抽查化肥18个品种150个批次,查获不合格化肥310吨;检查农机具生产经销企业23家,抽检42个批次,经省站检验有17个批次被判定不合格;抽查农用柴油30个批次,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2.4万元。共立案查处案件44件,查获不合格农资产品总货值达97.4万元。
为避免工作出现盲目性,五常质监局创新工作方式,突出工作实效。班子成员和机关工作人员组成了4个工作组,在全市24个乡镇与农村干部和农民对接,对农民反映的问题进行登记,然后组织相关服务队跟踪服务。
交流经验,建立长效机制,是五常质监局在“春雷行动”阶段性总结中做出的反思,并且有了很多尝试。“春雷行动”对他们来说不会只是惊蛰的春雷,而会带来春风雨露,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