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16日电 5月15日9时45分,几代人翘首以盼、能够把松花江水按照人的意愿控制住的航电枢纽工程——大顶子山航电枢纽船闸,正式通航成功。
这个足以改变全省航运业靠天吃饭、松花江不再有断航期工程的投用,随着千吨货轮轻松驶过船闸的一瞬,所有人员为之振奋。
李明军,这个在松花江上跑了20年的老船员,当他和自己的千吨煤船一起缓缓驶过船闸闸门时,他说:“太激动了,平生还是头一次”。
14日,在宾县通航现场,记者同李明军一起,见证了东北第一座控制性船闸成功通航的时刻。松花江被拦腰截断上下游水位差3米
清晨的松花江波涛汹涌。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巍然屹立在松花江上。被拦腰截断的松花江水,此时上下游水位明显有了落差。
据现场李指挥介绍,为了完成此次通航,指挥部提前一周完成对松花江的小幅蓄水,松花江哈尔滨段水位抬高了1米多,达到了适航要求的113米。因为上下游间有了3米落差,船只过闸时,首要问题就是要经历闸室的冲水、泄水。当闸室水位和松花江水位保持一致时才能顺利通行。
大船过闸需30分钟
“上行船舶请注意,下闸门开始启动”。按照指令,当平板人字门的下闸门徐徐启动后,李明军的千吨煤船从松花江下游进入船闸室。五六分钟后,整个船身全部进入闸室,下闸门关闭,上闸门打开,静待闸室蓄水。据工作人员介绍,因为李明军的船是上行,闸室水位正好跟下游松花江水位持平,煤船可顺利驶进闸室。而要驶出上闸门时,则需要闸室水位蓄水,跟上游松花江水位持平后,才能开启闸门出闸。
当蓄水指令发出后,记者看到,闸室水面开始不断翻滚,五六分钟,通过闸室底部的输水廊道,涌入闸室的江水一下增高了3米。上闸门随即打开,李明军和他的千吨煤船顺利过闸。
记者计算了一下,从进闸到出闸整个过程只用了30分钟。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作为航电枢纽工程的主体建筑,整个船闸长180米,宽28米,按照设计的最大通行量,一次可满足两列8000吨船通行,每天可保证上下行船只,编组排队通行10次,年过货量达到20亿吨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