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产业振兴投入支撑先进带动 新农村建设提质提速
2007-05-16 10:37:37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张桂英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16日电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日前结束的省十次党代会,高屋建瓴地为新农村建设明确了产业带动的发展思路;而抢抓机遇,用足用好中央政策,把发展作为解决问题的关键等系列要求,在强化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任务目标的同时,更为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提质提速的双重要求。记者从省有关部门了解到,按照党代会的战略部署,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的崭新征程已经开始。

  以现代农业夯实基础

  建设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是根本。记者从省新农村办了解到,在今年的新农村发展规划中,现代农业建设成了重中之重——为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将大力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规划细致地提出:“加快发展优质粮食产业、畜牧产业、绿色食品产业、劳务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特色产业,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发展——一系列的“产业发展”格外引人注目;全省粮食总产要力争稳定在750亿斤的台阶上,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4%;转移农村劳动力480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00亿元——一个个目标描绘着美好的前景。

  省新农村办副主任王建民告诉记者,去年是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全省上下按照“集中抓发展,重点抓试点,面上抓推进”的思路,从实际出发,从实事抓起,确定了“百乡千村”试点,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既是开展试点工作的第二年,也是关键之年,为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今年又新增了一批弱势试点村。每个试点村都要确定一两个优势主导产业,积极进行优质粮食、经济作物、畜牧业等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深入推进种养加一条龙和产加销一体化,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多层次增值。

  更多投入护航新农村

  党代会过后,省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很快召开,对下步工作做出全面部署。参会人说“定了不少具体事,并落实了资金”。

  建设新农村,“钱从哪来”是关键。去年,省级财政安排支农资金46.9亿元,高于全省一般预算支出增幅29.6个百分点;今年,又进一步加大了对“三农”的资金投入,比上年增长30.6%。同时,要求市(地)、县(市)也要加大投入,引导各类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增加投入,鼓励工商资本、社会资本参与新农村建设。

  记者从省新农村办了解到,今年黑龙江省要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筹资投劳奖励制度,积极引导农民增加投入;继续对试点村开展帮建工作。通过试点,积极探索建立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整合资源和加大投入的长效机制、以工补农和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新增集体资产管护的长效机制、对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科学评价和激励的长效机制。

  透过一系列会议对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扶农惠农助农的政策指引下,更多的福祉正向农民走来——按照“一年打基础、二年见成效、三年上水平”的阶段性要求,今年黑龙江省将完成1万公里以上水泥(沥青)公路建设任务,全省通乡、通村公路硬化率分别达到88%以上和40%以上。解决2000个村、1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建户用沼气池7万个,新建和改造住房10万户,使农村住房砖瓦化率达到67%。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全面落实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省所有县、市、区全面铺开,参合率达到85%以上。改、扩建农村敬老院130所,使农村集中供养率提高到32%。同时,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救助、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有条件的地方要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振兴县域经济促全面繁荣

  “水、路、能、教、医、保”,新农村建设的任务目标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县域经济的振兴是促其发展的重要载体。

  记者采访中获悉,有关部门正在全面落实发展县域经济的各项政策措施,实施扩权强县改革,推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而在各县市,主导产业立县、工业经济强县、招商引资兴县、民营经济活县等各种发展路子的探索实践,从没停歇。这其中,一个独具黑龙江省特色的亮点不得不提,那就是充分发挥垦区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中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推进县与垦区、林区、油田、矿区的合作共建,拓宽共建领域。通过合作共建,加快地方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