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28日电 庆安县结合本地特点,采取多措并举的办法培训农村青年,近三年已有3万多农村青年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
近几年,庆安县股份联合体、互助合作社、农副产品加工业蓬勃发展,涌现出一批领军人物。这个县每年有计划的组织初高中毕业生到这些经济组织中去,学习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巨宝山乡的宫学文采用传统手艺制作的酱菜畅销大中城市,年收入40多万元。村里聘请他为脱贫致富帮扶员,他经常向青年农民传授配制技术和经商门道。目前有17名青年农民都像小谷一样成为富裕户。养鹿大王卢永库注意在青年人中培养养鹿大户和经纪能人。19岁的姜明波肯钻好学,老卢把他送到大型养鹿场学习鹿茸炮制技术,后又帮他购买加工设备,办起鹿茸加工厂,姜明波的鹿群不仅迅速发展到28头,带动全村养鹿户发展到167户,靠养鹿农民年增收180万元。
庆安是劳务输出大县,但过去务工农民多是分散无序进入劳务市场,打工效益不高。2005年,这个县提出“由体力型向技能型、由打工型向就业型转型”的劳务经济发展思路后,组织能人建立外埠劳务基地和专业打工群体500多个,吸纳青年农民工1.5万人参加,目前已有7000户农民在城里安家落户变成了市民。庆安镇种菜能手杨晓东带领48名青年到俄罗斯搞大棚蔬菜生产,去年每人年挣四万余元。
庆安县建起种养加示范基地56个,他们把这些基地作为科技学校,向农民传授先进的种养加技术。丰收乡组织农技人员成立股份联合体,建立水稻“两段式”育秧示范基地,向农民传授“两段式”育秧新技术。今年这个乡400户农民种植“两段式”育秧水稻2500亩,亩可增收267元。
庆安县组织起一支由县内外专家,农村各业土专家组成的农技培训队伍,建立起县乡村三级技术培训网,利用科技之冬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去年至今培训农民7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