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29日电 近日,哈尔滨市民黄女士向本报揭露了一“小饭桌”“省钱”内幕。黄女士说,她在一家“小饭桌”打工时发现,每天中午给学生吃的肉都是边角碎肉,青菜是早市便宜处理的。因看不惯老板的黑心行为,黄女士辞掉了工作。
据黄女士介绍,5月初,她来到哈市第十一中学附近的一家“小饭桌”打工。这家小店只有四五张桌椅,供10多名学生吃饭,还有一些流动的学生前来买盒饭和麻辣烫。当天,老板让她和另外一名服务员摘洗青菜,从塑料袋里拿出青菜时,黄女士发现这些青菜都是市场上的处理菜,不但不新鲜,甚至有些菜还是烂的。黄女士像在家里摘菜一样,将不能吃的部分去掉,但遭到了老板的“批评”,说这样厨师就没菜可炒,也就没钱支付工资了。洗菜过程中,那名女服务员将青菜放到水池涮几下就拿了出来。老板说,为了省水,只要菜叶上没有泥就行。
临近午饭时,老板在菜板上开始切肉炒菜,肉都是碎肉,肥的瘦的都有,从塑料袋里拿出直接就切,根本不洗。学生来吃午饭了,老板就叫黄女士和其他服务员将做好的饭菜放到餐盒里给学生端到桌上,或放到餐盒里以3元一份卖出。
随后的几天里,黄女士看到老板用来做菜的不仅是碎猪肉,还有碎鸡肉、鸡皮等一些边角料。这些肉多用于炸肉丸子、熘肉段、锅包肉等。一次老板心情好,告诉了她饭菜原料的来源。原来,为了节省成本多挣钱,老板每天都在早市快散市的时候去买菜,专挑碎猪肉、碎鸡肉和鸡皮买,青菜选择别人挑剩的或是处理的,有时烂点的菜也拎回来,经过“处理”后再炒成菜。
在这家“小饭桌”工作了一周后,黄女士无法容忍店主给学生吃“垃圾饭”的黑心行为,离开了这家小店。黄女士告诉记者,虽然她现在还没找到工作,但她感到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