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30日电 自4月13日哈尔滨市开展整治“三违六乱”活动以来,城管、规划、建设等部门对“小广告”、户外广告设施、桥下空间、占道商亭等进行了清理整顿,有效治理了视觉污染,使城市环境大有改观。这是记者从今天召开的哈尔滨市整治“三违六乱”推进工作道里区现场会上了解到的。
近4000块牌匾被拆
违规户外广告设施一直是影响城市环境的顽疾,有的大型广告牌匾甚至悬挂在保护建筑上。此次整治活动共拆除各类牌匾广告设施近4000块,使城市空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哈尔滨市规划、城管等部门联手,从重点区域入手,首先对经纬街转盘道、公路大桥等重点区域设置多年的21块违规大型广告牌进行了强制拆除。随后,对12个重点区域、82条主干街路上的户外广告进行集中整治,清理牌匾2200余块、小型广告970块,清理灯箱广告500余处,拆除违规墙体和杆体广告180余块。
为了使新悬挂的牌匾统一规范,松北区为商家和业户提供了规范的牌匾设计图样;平房区还请专家对临街不规范的牌匾重新设计,使临街牌匾既美观又能达到宣传效果。
另外,哈市还强制清理违规条幅、布幔1840余条,在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护栏、线杆、灯杆等设施上私自设置宣传条幅和广告的现象得到遏制。
乱贴乱画得到遏制
针对今年乱贴乱画现象蔓延的势头,哈市投入12万元资金,对504条街路和部分广场上的“小广告”进行不间断清理,做到“夜涂晨清、晨清日净”,清理喷涂“小广告”100多万处,清理不干胶“小广告”130多万个,使街路的“牛皮癣”有所减少,乱贴乱画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保持了临街建筑和街区的干净整洁。
在以往清理“小广告”过程中,有些清理人员用涂料随意涂抹,使“牛皮癣”变成“白癜风”,形成“二次污染”。此次清理通过强化考评、推广专业队伍清理等措施,使覆盖涂料的色差明显降低,“二次污染”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同时,以“小广告”为线索,有关部门破获制售假证、收药的大案要案12起,收缴假证件20万件、假印章2万枚、假机动车牌照4套;收缴药品200余种7000余盒;对1300部违法通讯工具给予停机处理。
街区环境明显改善
在此次整治活动中,哈市对违法占用城市道路设置商亭设施、乱挤占桥下空间、沿街掉落残土等现象进行了集中整治,使街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针对去年冬季遗留的占用道路的固定板房、商亭、“车载房”等各类设施,哈市城管部门组织专项整治战役进行清理,对400余处各类占道设施逐一限期自行撤出或拆除,对拒不撤出的312处占道商亭实施了强制拆除。针对市场摊区卫生差的现象,道里区和南岗区在市场摊区配置了垃圾箱,实行全程保洁和散市即扫制度,市场摊区脏、乱、差的现象得到明显改变。
同时,哈市还对桥体下面私占滥建、秩序混乱等现象进行了清理整顿,规范桥下停车场6处,取缔空车配货10处,清除摩托车销售市场1处,清理拆除简易板房100平方米,并对桥体进行了粉刷,对桥下破损的人行道进行了修复;对群力、向阳垃圾场周边、哈西地区、老机场路沿线、清河湾地区的私建滥建行为进行了制止;加大建筑垃圾密闭运输车辆管控力度,采取24小时死看死守、封堵出口、查封设备等措施,查处野蛮拉运残土车辆130余次,进一步规范了建筑垃圾运输行为,从源头上遏制了沿街掉落残土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