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1日电 想过一次“六一”儿童节,也想到课堂上坐一坐,更想坐在课堂上听老师讲一次课。来自安徽、身有残疾的13岁儿童马荣辉昨天在经纬小学师生的帮助下圆了自己的梦。
不幸的异乡孩子无法站立
荣辉是不幸的。他出生在安徽农村,同龄孩子能走能跑的时候,他仍然四肢绵软,不但无法站立行走,而且身体几乎没有平衡能力。坚强的父母哭干眼泪后,带着他踏上了漫长的求医路。
合肥、上海、北京……父母已经记不清进了多少家医院的大门。然而,现实是无情的。十几年来,荣辉的病不但一直没有确诊,反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愈来愈重。他四肢无力,不能站立行走,甚至连椅子都坐不稳,拿筷子、握勺子这些简单动作也无法完成,吃喝拉撒全要父母帮忙。一次,小荣辉独自“坐”在椅子上,由于没有平衡能力,一头栽倒在地,门牙磕掉了,满脸流着泪,此情此景让妈妈心里流血。
1999年,荣辉一家人辗转来到哈尔滨,父母靠捡废品度日,稍有积蓄就带孩子奔医院。说起这些,荣辉妈妈摇着头,眼里噙着泪水。
上课的梦想“六一”前成真
虽然躯体有疾患,但荣辉却有一个健康而聪明的大脑。他说,附近经纬小学每天传出的朗朗读书声,是他最愿意听的声音;看着弟弟每天背着书包去上学,是他最羡慕的事情。但他清楚,这些对他而言是奢望。
为了不让荣辉从椅子上摔下来,每天忙碌时,妈妈都要用绳子绑住他的双手,把他固定在椅子上。这个被“绑”在椅子上的男孩,引起了经纬小学思想品德课老师刘颖秋的注意。刘老师说,她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荣辉父母经营的废品收购站,这个被“绑”着坐在椅子上的孩子让她无法忘记。昨天早晨,赶去学校参加学生“六一”联欢会的刘老师,再次看到荣辉时,脚步不自觉地停了下来了。“‘六一’儿童节他怎么过?”荣辉妈妈向刘老师讲述了荣辉的不幸,交谈中,妈妈突然问道:“您是老师吧,我的孩子特别想上学,您能让他到学校听一次课吗?哪怕到学校看一看,和同学们过一次儿童节。”荣辉妈妈乞求的目光“灼伤”了刘老师,她赶到学校,直奔校长室,将荣辉的情况和荣辉妈妈的希望汇报给了经纬小学副校长周宏敏。周校长听后当机立断,学校有义务帮助这个不幸的孩子,“六一”是孩子们期盼的节日,外来打工者的孩子也不例外。
“编外学生”收获无尽爱心
得到刘老师的答复后,荣辉和妈妈激动得不知所措。荣辉让妈妈给他穿上最好的衣服,抱着他出现在经纬小学迎“六一”校园狂欢节上。
等待荣辉的是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学校还特地为他买了新的书包、作业本、文具,同学们把手中的小食品拿来与荣辉分享。看过文艺表演之后,一位老师把荣辉抱进课堂,坐在课桌旁,荣辉泪如雨下,看着热情的同学,慈祥的老师,他挂着泪水的脸上又泛起了开心的笑容。得知小荣辉不会写字,三年三班马淑萍老师在本子上写下“六一儿童节真快乐”,逐个字教他发音。从来没拿过铅笔写过字的小荣辉,在马老师的帮助下,在本子上写了有生以来写的第一个字“一”。怀里紧紧抱着书包,和同学们说着、笑着,荣辉脸上的笑容始终灿烂。荣辉妈妈抹着眼角的泪水说,从来没看过儿子这么开心过。
然而,快乐是短暂的。离开时,荣辉妈妈抱着他,走一步,回身鞠一躬,走一步,回身鞠一躬。荣辉的脸始终埋在妈妈的怀里,身体抖动着。
为了让马荣辉这样的孩子能进入课堂,经纬小学的教师们已经于2003年设立了校园“爱心基金”,为有困难的孩子提供帮助。经纬小学副校长周宏敏表示:马荣辉将成为学校的“编外学生”,三年三班的50多名学生将轮流为他补习文化知识,更补上一份他从未体会过的来自陌生人的爱心。
小荣辉,什么时候你能治好病?什么时候你能真正坐在课堂上?什么时候你能和同学在操场上玩耍?期待,就在不远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