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5日电 哈尔滨市高三女生离家出走的消息,在广大考生及家长中产生了极大的震动。随着一年一度的中高考的临近,广大考生正处在最紧张的备考阶段,家长应该怎样陪伴考生度过这段特殊日子,以及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如何处理,为此,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为考生家长指点迷津。
对于这次学生出走现象,国家职业心理咨询师,著名心理教育专家荣涛老师分析说,考生在进入备考阶段会出现压力过大,焦虑烦燥的现象,许多家长会发现这个阶段的孩子像吃了“枪药”似的,“点火就着”。当与家长起冲突时,孩子采取一些过激行为的背后说明了我们的家庭教育存在一些问题。许多父母常常忽略与孩子的良效沟通技巧。在教育子女时多采用训斥、说教、打骂的方式,与孩子间的矛盾、隔膜会慢慢潜藏下来。久而久之,孩子认为与父母间根本不存在平等,对父母的教育方式长期不满,在内心中埋藏着对父母的排斥抵触情绪。这些长期积怨的深层不满就会在偶发的冲突中爆发。
荣涛老师建议,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家长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重新审视一下,我们的教育方式出现了什么问题。良好的沟通是以和谐的气氛做基础的。要采取开放的交流方式,父母与孩子之间要平等地交流。当孩子与你说困难或者心中的压力时,家长要多听少说。不要说些人人都知道的大道理。当孩子说烦的时候,就不应对孩子说:“烦有什么用,烦也解决不了问题。”这就不是开放式交流,因为孩子会觉得无法再谈下去了。其实孩子与家长诉说压力时,并不总是意味着要你马上解决它,而是一种情绪的宣泄,一种对你的信任。其实孩子知道如何解决这种压力,此时,他们更需要你的理解和支持,你能做的就是倾听。这样你们的谈话就能得以深入下去。特别对于中高考前的孩子,家长能做的就是给予信任,要做孩子的“定心丸”,以自己的沉稳给孩子烦乱的心以慰藉。
记者在黑龙江康元神经专科医院了解到,最近几周,该院接治了几名学生患者,都是因为压力过大、无法调节最终引发了心理疾病的。该院院长王立平建议,家长在考试前应该密切关注孩子的变化,尤其是一些住校学生,家长应该多打电话与孩子沟通唠唠嗑,及时了解孩子的变化,一旦孩子出现异常,最好请专业医生进行判断,如果是早期的心理问题,可以通过心理疏导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