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12日电 一对夫妇从外地来哈看抑郁症,结果被医托拽到一家医院的中医科室,老中医开了药方,一副药卖近两千元,并声称包治好。11日,记者随同药监部门的执法人员,对该处违规经营的科室进行了查处。
外地患者频遇医托
近日有群众向记者举报,最近几天早晨,哈市医大二院门前聚集了一些人,他们见外地患者就上前搭讪,然后把这些来看病的患者带上公交车,他们怀疑这些人是医托。11日10时许,记者得知,这伙人已将几名患者拉到了清滨路上的一家医院,便立即赶到了位于南岗区清滨路23-11号的这家名叫中国传统医药国际交流中心的医院。
在该医院门口,记者看到了刚带妻子看完病的张某。张某介绍说,他是抚远人,今日6时他和患抑郁症的妻子到哈医大二院准备看病,走到医生介绍栏前看主治医生是否当班时,一名中年妇女主动走上前,和他聊了起来,起初他不想搭理她,但该妇女说:“你要看的医生今天不来,我认识一个退休的老中医,自己开诊所看病,专治抑郁症,吃一副药包好,你上这种大医院得花很多钱……”张某经不住中年妇女一个劲儿劝说,和妻子跟着她上了公交车,一路上中年妇女拽着二人,惟恐他们动摇。下车后他们走不远就到了这家医院,进入一个中医科室,一个穿白大褂的老中医给张某的妻子号了脉,然后劝他们买中药,一副中药打折后卖1780元,张某一听包治好病就交了钱。
“神药”产自居民区
哈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四科执法人员得知情况后,立即赶到现场,发现张某手中的药都是没有批号的中药制剂,这些药品是不允许出售的。随后记者装作病人,进入该诊室看到,另一对夫妇正在看病,二人说也是在医院门前被人带过来的。经询问得知诊室内没有药,如果买药得等专人送过来。
走出该医院,恰巧碰到一名穿黑衣的男子拎着一个黑色塑料袋走进该医院对面的家属区,执法人员跟随其后,该男子刚进入一民宅,执法人员便将门拉开,一股浓烈的中药味扑鼻而来。只见屋内地上铺满了中药材,还有10多个大塑料袋里装着中药粉末,上面标着1号~12号,角落里凌乱地摆着各种制药的工具。
这名送药男子告诉记者,他刚来这里不久,负责从医生处拿来标好数字的单子,然后按单取药送到医院。据他说,医生怕药品被收缴损失太大,才特意租了这处民房专门藏药,他一天送药2次~5次,这得根据病人多少决定。“这些号码代表所治的病症,有治抑郁症的,有治胃肠疾病等等。”
随后,执法人员来到该医院的这个中医诊室,老中医以上厕所为由溜走了。对此,该院院长表示,这个科室刚进该医院不久,医生没到该医院注册,所以他也不知道医生的名字。
据哈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四科执法人员刘连军介绍,中药制剂的生产过程复杂,所以根据规定,必须在专门的严密无菌的中药制剂室操作,像该诊室在民房内操作是不允许的。随后,执法人员收缴了民房内的所有药品,等找到负责人会对其进行处罚,两位患者的药钱已被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