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13日电 哈尔滨市道外区二十道街拆迁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弦。6月12日,记者来到拆迁现场,感受1000多户居民齐搬家的盛大场面。
依依不舍作别
在道外区北十九道街101号大院内,家家户户都忙着整理搬迁的物品,院内一片狼藉。院左侧的一所民居前,一名身穿蓝色T恤的男子正在给老房子拍照。询问中得知,正在拍照留念的居民姓赵,在这个大院住了10多年了。赵先生说:“这说搬就搬,还真有点舍不得。用相机将拆迁的一幕记录下来,也是对老房子的回忆。”
大院里的人重情意,即将到来的分别让他们的心里直发酸。住在北十九道街103号大院的李先生说,平时邻居聚在一起,说说笑笑十分热闹,如今大院拆迁,一下子安静得让人无法适应。临别时,很多居民都留下了联系方式,大家商量好,以后大院的人无论住到哪里都要常聚会,没事多走动。
在哈市打工的王女士说,大院里生活条件虽然差,但人情味十足。2002年住进来时,一位负责为外来人员登记的大娘见她家里条件不好,还将自家的一张桌子送了过来。大院里的治安非常好,天气暖和时,居民大多敞着门,谁都能来转一圈,彼此之间相处得十分融洽。
拆迁区“抢”废品
在拆迁区内,比动迁户还要繁忙的当属那些开着农用车和推着手推车“抢购”废旧物品的人员。在三四百米长的景兴胡同内聚集了六七个推木板车收废品的人。一名收废品的妇女推着一辆满载着废旧物品的手推车,笑容满面地和同伴攀谈起来。这名妇女告诉同伴,距离身后不远处的民宅还有很多废品要卖,自己的车实在拉不下了,让同伴赶快去收,以免让其他人“捷足先登”。
记者在拆迁现场看到,木柈、木架等旧物成了一些靠烧煤取暖人家“抢购”的目标。很多人特意从哈市近郊农村赶来,将一根根已经发黑的木柈装进农用车,很多木质家具则被拆解成一块块的木板,装车后运往农村。一位从香坊区成高子镇来此购买木柈的农民指着一车“战利品”兴奋地说:“我买这车木柈才花了80元钱,这一大车够全家烧一冬天的。”
现场“淘宝”忙
与忙碌的搬迁者和收废品人员相比,一些在拆迁现场“淘宝”的人则显得悠闲了许多。他们穿梭在拆迁现场,专门在动迁户们摆放旧瓷器、旧物件等稀奇古怪物品的地方打转。记者在道外北十九道街一个大院前看到,部分居民将家里的“古董”摆了出来,砚台、瓷碟、文革时期的书籍等物品应有尽有。居民王大娘家门前摆放着的两个高约25厘米的花瓶吸引了一名“淘宝”者的注意。王大娘说,这对花瓶是祖辈上传下来的,如今要搬家,担心照看不周打碎了可惜,只能出售。最终,这对花瓶被一位从事古玩收集20多年的王先生以150元的价格收购。
王先生说,他收集古玩已有近20年的时间了。动迁时,许多居民都会将家中的一些古玩出售,每到这时,他都会到现场“淘宝”。此次购买到的瓷制花瓶,从质地和色泽上看都属上品。
租房广告贴满墙
离开故土,总要先有个窝。记者在现场看到,几面标有拆迁字样的墙体上张贴着十余张“出租”房屋的告示。一位居民说,由于时间紧迫,现在租房子成了最大的难题,很多居民都是边整理搬迁物品边找“落脚点”。这些小广告正好方便了居民们求租临时住房的需求。
附近一家房屋中介的工作人员也赶到了现场,不时地向居民们推荐条件较好的房源。见中介公司上门服务,部分仍未租到房屋的居民纷纷留下联系方式,希望尽快租到合适的房子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