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打工仔心脏遭锥刺危在旦夕 医院垫付费用全力抢救
2007-06-13 14:19:57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李玲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13日电 来哈尔滨市打工的王超与朋友因琐事发生口角,朋友用锥子将其心脏刺伤后逃跑。生命危在旦夕的王超被辗转送到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当时王超身无分文、昏迷不醒,医院立即为他开通绿色通道,将其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心脏被刺遭弃

  12日,在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胸外科,记者见到了王超,他正在病房里和病友说笑。

  王超今年49岁,一直在道里区曼哈顿商城附近以骑三轮车拉货为生。9日17时左右,他因琐事与一个同样骑三轮车拉货的朋友发生口角,这个朋友拿起一个锥子就向他刺来。王超的心脏被连续刺了两下。王超回忆说,当时他痛得倒在地上不能动弹,想向周围的路人求救,可根本喘不上气,说不出话。朋友见状扔下他逃走了。路人见此情景,连忙拨打了“120”急救电话。王超被急救车先送到道里区某医院,由于这家医院没有胸外科无法进行手术治疗,他随即被送到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没钱也要救人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胸外科主任张英民检查发现,锥子刺入王超的左胸第四肋间,胸腔大量出血,心包被刺穿,右心室有一直径1厘米左右的创口,王超处于休克状态,情况极其危险,须立即手术治疗。

  医护人员找遍王超全身只找到一部破旧的手机,于是,用其手机连续拨打曾拨出的号码,想找到其亲属,但对方均表示不认识王超这个人。为了挽救病人的生命,张英民及王超的主治医生王怀功决定放弃寻找病人家属,立即通知当晚总值班领导,开通急诊绿色通道,启动急诊抢救程序,为王超施行心脏修补手术。

  医生打开王超的胸腔发现,鲜血正不断地从其右心室的创口处喷射出来。“必须立即止住出血!”王怀功分秒必争,迅速缝合了心包上的伤口。一个半小时后手术结束了,医生们将王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王超不知道这一夜自己是如何度过的,第二天当他睁开双眼时已经没有了那种刺痛感。王超告诉医生他在哈尔滨只有一个亲人,在曼哈顿商城打工,但是没有联系方式。在了解完王超姐夫的具体情况后,王怀功医生骑上自行车赶往曼哈顿商城。

  在医护人员和家人的悉心护理下,王超恢复得很好,估计10天后就可以出院。

  人命大于天

  王超告诉记者,他被刺伤后躺在地上心里非常害怕,害怕因自己兜里没有钱医院不肯救他,他就这样死去。当被推进手术室,看到点亮的无影灯,以及医护人员围着他忙前忙后时,他心中升起了希望,随后就昏了过去。

  王超说,他在哈尔滨一直以骑三轮车拉货为生,每天只赚个吃饭钱。一万多元的治疗费用对他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那几乎是全家人两年的收入。但是,他告诉家人无论如何一定要把这些医药费交上,因为是这里的医护人员给了他第二次生命。他说,这份恩情是他一生都无法偿还的。

  据了解,当天晚上的抢救费用高达5000余元,而患者身份不明,且身无分文,一旦出现意外,所有的损失只能由医院来承担,但医院却没有人提出放弃救治。张英民说,人命大于天,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因此,在抢救时医生们谁都没有考虑费用的问题,在他们心中挽救病人的生命才是最重要的。看到病人转危为安,他们也没有想过后续医药费的问题,照常给病人用药,全心全意护理病人。

  据该医院院长刘向红介绍,该院有一套急诊抢救程序,一旦生命危急的患者被送到该医院,无论患者的身份如何,有没有钱都必须立即救治。医生只需要通知总值班领导,由总值班领导协调各科室联合抢救病人。曾经有一名公安机关送来的患有重病的流浪人员,生命恢复后一直在医院住了两年才离开,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刘向红说,哈市第一医院是公立非盈利性医院,抢救病人生命是医生义不容辞的责任。无论他(她)是谁,在医生眼中的身份只有一个,那就是患者。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