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连夜调配RH阴性血 病危双胞胎婴儿全身大换血获救
2007-06-13 22:03:30 来源:东北网  作者:张远航 杜筱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13日电(张远航 记者杜筱) 近日,哈医大二院为一对“溶血”的双胞胎男孩成功实施了全身换血的紧急治疗。由于抢救及时,避免了由于延误换血时机而引起婴儿永久性脑瘫的后果的发生。

  7日下午,哈医大二院儿内科接待了一对从绥芬河转来的出生刚一天的双胞胎重度黄疸患儿,其皮肤苍黄、呼吸困难、哭声微弱、四肢抽搐。经检查,两个小患者的胆红素高出了正常值近20倍左右,心率为160次/分,同时,其母亲血型被检测为Rh阴性,双胞胎血型均为Rh阳性,故被诊断为“Rh溶血症”,急需换血治疗,延误换血时机的话,会引起婴儿永久性脑瘫,后果不堪设想。儿内科马上确定了换血治疗方案,同时蓝光照射治疗,等待换血。

  在哈医大二院血库和哈尔滨市中心血站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800ml的Rh阴性血源被送到儿内科病房。但是对新生儿进行换血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而且换血的量要超过小患者全身血量的近两倍之多。如果太快,婴儿体温会降低,血钾过高,导致心律异常,引起心衰等情况。如果太慢,新鲜血液容易被外部环境污染,引起交叉感染和影响换血的疗效。姚笠主任考虑到双胞胎患者的特殊情况,马上通知全科8名新生儿医师立即到岗,组成两个换血小组,从凌晨一点三十同时开始换血,医生用针筒从新生儿的桡动脉,周围静脉同步抽出体内等量的血液,再输入新鲜血液,每次为20毫升……一管又一管,严密监测,精心治疗。终于在凌晨三点三十分,换血成功结束。

  在医护人员的精心呵护下,3天后,这对双胞胎康复出院。经检查,两个小家伙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

  据姚笠主任介绍,新生儿发生溶血,最常见的是母婴ABO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另外一种常见的溶血病发生在母婴Rh血型不合。我国汉族人群中,90.66%以上的Rh血型为阳性,所以绝大多数的汉族男女Rh血型呈阳性,发生溶血的几率小。如果是Rh血型不合溶血,一般要比ABO溶血更加严重,在母亲子宫内就出现溶血,胎儿水肿,容易胎死腹中。即使不死亡,也会有严重贫血、黄疸,发生胆红素脑病,引起神经系统后遗症,严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因此,在怀孕前应注意普查父母的血型。如果母亲是O型血,特别是Rh阴性血型,或者既往有过死胎、胎儿水肿、重度黄疸病史者,应将孕妇转至有条件检查溶血抗体并能进行新生儿换血治疗的医疗单位,确保婴儿健康。

  相关链接

  Rh血型是因人类红细胞表面存在的一种特殊抗原物质。凡红细胞表面含有这种抗原的人的血型,为Rh阳性血型;不含的为Rh阴性血型。在我国汉族人群中,绝大多数为Rh阳性,Rh阴性者不足1%。Rh阳性血的婴儿只能在输入抗原非常少的Rh阴性血,才能减少与他体内不明抗体的反应,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危险性。

责任编辑:李逢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