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16日电 在哈洽会召开之际,省政府与国家测绘局、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共建黑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园的签约仪式也如期举行。国内唯一的国际地理空间数据加工基地和地理信息软硬件服务外包基地即将在产业园内建成,并投入运行。15日,黑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园内,三方代表举行了隆重签约仪式。副省长刘学良在签约仪式上讲话。
据了解,省部共建将把园区建设成为黑龙江省服务外包示范区,为哈尔滨市争取服务外包基地城市认定,将信息服务产业培育成黑龙江省新的支柱产业奠定基础。共建重点项目的园区占地27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3.8亿元。根据三方签署的协议,今后将在产业园内重点开展4个基地建设:
——地理信息技术创新基地。包括建立黑龙江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工程中心、地理空间信息处理与应用中美联合重点实验室、极地测绘科学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等。建成后将聚集高级研发人员200人,产业领军人物20人,发挥技术创新优势,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高增值服务能力的地理信息服务产品。
——建立黑龙江省信息企业孵化基地。向地理信息企业及中小科技企业提供创业指导和优质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计划到2010年孵化出成熟地理信息企业50家,最终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服务外包产业示范区。包括国际地理空间数据加工基地和地理信息软硬件服务外包基地,建成后可吸纳2000人就业,年产值可达3亿元人民币,创汇2000万美元。
——信息服务人才培养基地。包括建立国内、国际合作人才培养体系。以武汉大学东北研究院为依托,重点培养信息服务经营管理人才;通过与美国、荷兰等国的合作,建立国际合作人才培养体系。“十一五”期间形成3至5个专业培养方向,职业技术培训3000人,培养高级研发人员150人、信息服务高端人才30人。
又讯为期两天的服务外包与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国际高层论坛15日在省信息产业园开幕。来自中国、荷兰等国的专家围绕如何发展地理信息产业,推动服务外包基地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