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知识改变命运 机遇铸就成功
2007-06-19 09:24:50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 魏湜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19日电 今天出版的《黑龙江晨报》刊发署名文章《知识改变命运 机遇铸就成功》,全文如下:

  我是1956年生人,下乡5年后于1977年12月参加全国首次恢复的高考,并被东北农学院(现为东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录取。回忆起1977年的高考,我有太多的感慨。

  1977年恢复全国高校招生考试是在中国特定时期做出的非常决定,是在中断高考11年后的首次高考,是至今惟一在冬季进行的一次高考,考生在年龄、经历、学历、身份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

  从1977年恢复全国统一高考到现在,整整30年过去了。对于我和我的大学同学来说,恢复高考制度是矗立在我们心中的历史丰碑,是我们人生的转折点。

  1977年的冬高考被诸多评论家称之为“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拐点”。因为那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为庞大的考试,它所恢复的不单单是参加了那场考试的570万考生(参加复试)的信心与希望,带来的不是27万大学生的幸运,它更直接改变和推动了中国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成为国家得以重新复兴和兴旺的基本转折。

  首先,恢复高考带给中国的不仅是社会的改革、开放、进步,更重要的是使人们明确了机遇、人才、知识在人类社会进步中不可估量、不可替代的价值所在。

  其次,中国及时回到了培养选拔高校人才的正确途径。1977年的高考选拔,不仅改变了一批人的命运,中国的命运也从此因之而改变。从1977年起,后浪推前浪,一批批人才的出现使得中国各领域人才得以补充。

  另外,恢复高考激发了中国人的“中国能”。 中国人具有“中国能”,这种“中国能”在中国军人、运动员身上经常能体现并被看到。恢复高考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激发了高校教师的教书热情,大家都特别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这种“中国能”在当时的中国高校的知识分子和莘莘学子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要把损失的时间夺回来”。因为我们知道,没有教育,就没有人才;没有人才就没有科学进步,国家就不能兴旺发达;国家不兴旺发达,中国人就没有地位与人格。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