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网6月21日电 目前松花江正处于禁渔期,可19日记者在松花江青年宫至景阳街江段上看到,数十张密如纱窗的“地笼网”纵横江面。哈市农委渔政处处长张瑞祥表示,20年来,松花江中鱼的品种由原先的70余种减至目前的40余种,除了江水污染之外,最大的原因就是滥捕鱼苗。
19日,记者在松花江青年宫至景阳街江段上的江心岛和松花江北岸附近看到,在靠近江边的水面上纵横分布着40余条筒状渔网,这些渔网网孔密如纱窗,随着波浪不停起伏。一位正在照看网的渔民告诉记者,这种筒状网叫做“地笼”,网口小网肚大,长20米左右,是专门捕泥鳅和小鱼苗的。自己的两条“地笼”每天能抓到20多公斤大小不同的鱼,能卖200多元钱。他认识一个渔民有10多条“地笼”,每天打来的鱼要用三轮车推。据他所知,现在江里的“地笼”不下上百条。
当记者问及被渔政部门发现怎么办时,这位渔民说,即使被渔政处看到也没关系,只要他不露面,渔政处除了将网销毁外再没有其他的办法。而一张地笼网在市面上的价值是50元左右,他一网打来的鱼能买好几张网,所以根本不用担心。
哈市农委渔政处处长张瑞祥说,“地笼”是一个迷宫阵,鱼游进 去以后无法找到出口,而且网孔极小,再小的鱼苗也无法从网孔钻出来,是标准的“绝户网”。每年的5月25日到7月10日是松花江的禁渔期,这段时间任何人都不能打鱼,所以现在松花江的渔网都是非法的。
据张瑞祥介绍,自1987年至今的20年时间里,松花江哈尔滨江段的鱼已由原先的70余种减至目前的40余种,鱼的总数量也在锐减,除了江水污染之外,最大的原因就是滥捕鱼苗。他表示,由于难以找到“地笼”的主人,所以查处的难度很大,渔政处只能加大看守力度,查处取缔江上的“地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