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1977邓军无轨电车上走出的“博导”
2007-06-21 08:42:41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陈宝林 张长虹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21日电 随着社会的进步,女大学生的比例都会逐渐上升。因此,女生在高考和高等教育中表现突出,不仅是一个客观现实,而且还将成为一个发展趋势。

  从1977年到1997年,三个不同时代的女大学生,正如绽放的花朵交相辉映,异彩纷呈。历经岁月的变迁,沐浴时代的风雨,她们对理想有着不同的追求,对人生有着各自的感悟,对前程有着迥异的设计;惟一相同的是,知识哺育着她们成长,知识使她们变得分外美丽。

  邓军,1950年6月生于哈尔滨,1977年考入黑大,留校任教至今。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教学名师。

  当了教师很多年以后,邓军走在哈尔滨街上,每当看到拖着长辫子缓缓驶过的无轨电车时,她都会油然而生一种亲切之情。

  30多年前,邓军是哈尔滨市电车公司一名普通售票员,工作了近6年时光。1977年冬恢复高考,她考上了黑龙江大学俄语系,人生自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一)

  邓军出生自一个特殊的家庭。母亲是一位加入中国籍的前南斯拉夫人,在哈工大做教师,父亲是一名高级干部。

  “文革”开始时,邓军还在念初中。顷刻间,天就塌了下来。母亲被指为“国际间谍”,父亲被打成“走资派”,双双抓去蹲“牛棚”。作为家中的长女,16岁的邓军独自担起了生活的重担。煮饭洗衣,照顾弟和妹,定期去探望失去自由的父母。

  21岁时,邓军被分配到电车公司的无轨电车上卖票。

  那是一段艰辛却快乐的日子。抱着票夹子,从动力晃荡到南岗、道里,再晃荡回来,风雨无阻。冬天车体漏风,穿着皮衣皮靴,戴厚口罩,也冻得全身麻木。不过,再苦,邓军也慢慢地适应了,而且把这份工作干得非常出色,多次获得“优秀乘务员”称号,乘客都对这位高鼻梁大眼睛的女售票员很有好感。工作之隙,开朗率真的她经常给大伙讲故事唱歌,也因此得到了一个绰号“邓博士”。

  当时谁能想到,几十年后,这位爱疯爱闹的胖丫头,不但真的当上了博士,而且还成为一名资深的博士生导师呢?

  独白:汽轮机厂———安乐街———中医学院……无轨电车上的日子,单调,却真实。没有了从前那让人刺痛的目光,不再为生存而恐惧。也许,这就是我人生的归宿了。因为文革中的“黑五类”,还敢有什么奢望呢?其实,生活简单一些岂不更好?

  (二)

  恢复高考时,邓军刚调到车间当车工不久,已经结婚生子。开始时并没有意识到“高考”这个词对自己意味着什么。一位前辈鼓励她,去争取一下!因为母亲的原因,邓军俄语基础相当不错,五六岁便能阅读很多俄文书籍,这是她与众不同的最大资本。

  得到了鼓励的邓军,充分利用每天2小时的业余时间复习功课。听说“邓博士”要考学,公司领导、车间同事们也都给予了很大支持。她的数学不好,车间的工程师就天天给她补课。

  高考成绩公布了,邓军的数学只得到30分,但由于俄语成绩相当好,黑龙江大学俄语系欣然把她录取到门下。邓军说,她永远感激当时黑大的招生同志,因为当时虽然“文革”已经结束,但她父母的问题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严格地讲她的“政审”是不合格的。但黑大还是破例收下了她,给了她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和邓军一样高兴的,还有那些工友们。大家互赠纪念品,送行时依依难舍。公司的领导也为邓军保留了30元/月的工资,这对邓军之后的学习生活至关重要。

  独白:我真的要离开“大辫子”电车,离开朝夕相处5年多、情同手足的同事们,去梦想中的圣殿了吗?这会是我人生的一个新起点吗?一次次地端详录取通知书,感觉像梦中一样,有点儿不敢相信。

  (三)

  四年大学,邓军融入了火一般的校园生活。她忘我地学习知识,把虚度光阴补回来;她还是学生会的文艺骨干,手风琴拉得特别好,学校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上,都能听到她爽朗的笑声和美妙的琴声。

  邓军的好友、现黑大哲学系教授宁丽娜回忆说:邓军非常活跃,我俩经常在许多活动中搭档演出,我唱歌,她拉琴,记得唱的歌大都是关牧村的,像什么《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假如你要认识我》……

  1982年,各方面表现出色的邓军留校,从事俄语教学和研究,一直到现在。期间考取了北京外国语学院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25年间,邓军历任黑大俄语系实践课教研室主任、俄语系副主任、主任、俄语学院院长,现为国家教育部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会员,黑龙江省学位委员会委员。2000年起,任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2003年获国家教学名师奖,2004年她负责的“俄语实践课”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同行评价,黑大的俄语教学之所以长期在国内居领先地位,邓军功不可没。

  如今,尽管身体不太好,但邓军还坚持给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上课。

  独白:当我们选择了一个理想的大学,并身在其中、尽情享受知识的时候,人生就开始了一种全新的体验。知识改变了我的命运,我也将尽我的所能,去引领更多的年轻人热爱生活,珍惜机会,实现心中的梦想。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