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重亚洲最大的超重型装备车间里工人们正在生产。刘青林 吴岳福 摄
东北网6月22日电 刚刚结束的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打造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新平台,形成产业集聚和规模效益。这一明确的战略构想,给有着50多年装备制造业历史的齐齐哈尔市,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目前,齐齐哈尔紧锣密鼓地落实推进装备制造业集群化发展,建设装备工业基地的工作和目标。到2010年,全市装备制造业特色产品优势将得到进一步突出,实现销售收入320亿元、年均增长25%,尽快建设成全国装备制造业基地。
装备制造业基础厚重
截至2006年末,齐齐哈尔共有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66家,总资产达到160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43.4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45.1%;利税总额8.6亿元,同比增长100%。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的增加值年平均增速达到26.7%。
目前,齐齐哈尔市装备制造业企业研发机构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工程中心1个、国家级研究所6个。主要产品大型锻件加氢反应器、轧制设备、锻压设备、各类大重型高档机床、铁路货车和军工等产品的技术水平,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市场上占有重要的垄断地位。一重集团、齐齐哈尔铁路车辆制造公司、齐重数控装备公司、齐齐哈尔二机床(集团)公司、北方机器制造公司、华安工业公司和北方特殊工业公司等主体装备制造业企业,去年完成工业增加值35.2亿元、销售收入98.5亿元、利润3.1亿元、税金3.8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装备工业的80.1%、77.9%、75.6%、74.5%,成为全市装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的研发制造水平均代表着我国目前同类产品的最高水平。
扶持壮大“吃配”经济
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依托骨干龙头装备制造业,搞好协作配套,延伸产业链,加大力度发展“吃配”经济。
齐齐哈尔市富重传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建设现代化厂房,购置先进的加工设备,与一重集团协作配套中小零部件加工,配套产品年产值实现4000多万元。昂昂溪区现已发展装备制造业配套企业13户,吃配工业增加值达到全区工业增加值的23%。
昂昂溪区13家配套企业与大企业共签订吃配项目额度2080万元,同比增加42%。
现在,齐齐哈尔市正抓紧制定推进装备制造业集群化发展工作方案,做大吃配经济。组建中小型机械工业协会,建立信息平台,保证协作配套信息公开畅通;加大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力度,使企业适应龙头企业产品的需求;通过招商引资、产学研联合、专业化分工,发展新的配套企业。同时,充分利用各项优惠政策引进资金、人才、技术和项目,扩大配套能力,增加配套品种,建设新的配套企业,发展成新的龙头企业。规划未来发展目标
齐齐哈尔市经济委员会主任王德海介绍,到2010年,齐齐哈尔市装备工业将形成特色产品优势突出、配套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销售收入达到320亿元,年均增长25%;产品总体技术水平与工业发达国家差距缩短到5年,全市协作配套额由2006年的10亿元提高到30亿元,年均增长30%,规模以上配套企业达到100户以上。配套企业规模形成梯次结构,实现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6户以上,销售收入5000万元—1亿元企业将达到15户以上。
目前,齐齐哈尔市正在研究编制全市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规划。同时,将出台推进装备制造业集群化发展优惠政策,鼓励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按专业化分工裂变分离辅业,走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道路,引导配套企业借助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加入集群。市财政每年拿出300万元资金,设立装备制造业集群化发展引导基金,用于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贷款贴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