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诠释“一流硬环境”——哈尔滨开发区实施环境建设纪实
2007-06-22 10:08:42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胡占富 张亮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22日电 宽敞整洁的景观街路、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厂房、优美宜人的绿化环境……走进哈尔滨开发区,处处展现的现代气息对“一流硬环境”进行了最生动的诠释。

  哈开发区自建区以来,始终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作为推动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始终致力于优化和提升现有的投资环境,改善和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自2002年至今,仅哈平路集中区就新建道路32条、新增绿化面积89.24万平方米,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8.16亿元。哈开发区已经成为投资者的沃土、创业者的乐园。

  高起点培育“梧桐树”

  与先进城市相比,哈尔滨市道路、绿化甚至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明显的不足。为使开发区环境与先进开发区拉齐、与国际接轨,哈开发区从建区开始,就按照21世纪哈尔滨市的新都市中心进行规划和建设,道路、供水、排水、供热、绿化等方面全按哈尔滨市最高水平、国内一流水平进行建设。

  哈开发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建设和美化硬环境,是发展“孵化经济”和“旅游经济”的需要。哈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与沿海开发区相比是弱势,因此更要下力气把开发区建设成景观开发区,使投资者能在优美的人居环境下工作和生活。

  2002年,哈开发区投资6000余万元,将南岗集中区昆仑商城周边精心打造成城市的大花园。当年,又投资6.6亿元对哈平路集中区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为投资者建设理想的家园。随后,本着使用、景观、生态等三大功能相结合的原则,将长江路、天平路、大连路建成3条景观轴线,并先后建成了长江路、黄河路、哈平西路、黄海路、渤海路等一批景观大道。

  目前,哈尔滨开发区基础设施投资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4.58亿元,南岗集中区、哈平路集中区、迎宾路集中区等三大集中区基础设施完备、道路宽敞整洁,硬环境不仅在哈尔滨市区是最好的,而且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入驻开发区的加拿大麦肯食品公司、美国嘉吉普瑞纳饲料有限公司等世界500强企业的相关负责人,都曾对开发区的硬环境给予充分肯定。

  亿元投资为园区添绿

  开发区广场、开发区生态园、水景园、中心绿地、青湖公园……在全力打造硬环境过程中,开发区始终把绿化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一座座景观公园、一块块街心绿地、一条条景观街路,已把开发区装扮成一个大花园。截至2006年底,开发区绿化总投资达到1.146亿元,庭院、道路、公园绿地互相映衬,已基本完成绿色生态网络建设。

  在哈开发区绿化建设过程中,尽可能提高设计水平一直是管理者们的努力方向。为此,管委会面向全国聘请高水平的设计单位,北京新都市整体规划设计院和市规划院对哈开发区绿地系统进行了整体规划,上海园林设计院成为迎宾路集中区中心绿地的设计单位。2006年,哈开发区特聘请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梁永基教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所贾建中所长为开发区园林绿地建设把关,并进行指导和点评。

  在高水平专业人员的设计、指导下,哈尔滨开发区在绿化建设中,通过采用快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相结合、乔木亚乔木与花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攀援植物与企业围墙楼房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了立体复层式绿化,一批精品景观成为全市绿化中的亮点,初步形成了生态优良、绿量充足、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独具特色的生态型园林新区特色。

  截至2006年底,哈尔滨开发区共植树64万余株,建成区绿地面积526.4公顷,绿地率达到33.5%,绿化覆盖率达到38.2%,在全市创建生态型园林城市建设中走在了前列。

  八方商企落地生根

  自建区以来,哈开发区通过一流的基础设施建设、高效快捷的审批服务体系以及日益优化的产业聚集环境,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商企云集而来,越来越多的世界500强企业和大型工业项目在工业集中区落户。

  在食品工业园,可口可乐、加拿大麦肯食品公司、美国嘉吉普瑞纳饲料有限公司等世界500强企业以及康师傅、统一食品、米旗食品、九三油脂、北大荒米业、北大荒麦业、北大荒肉业、农垦麦芽等23家大型食品加工企业,使哈开发区成为省内名副其实的食品工业龙头。在机电工业园,集中了强力电机、航飞科技、汉晟工业、哈电表仪器厂、友邦电力等23家机电加工企业;在医药工业园,哈药集团三精制药、完达山药业、江氏药业、宏利胶囊等15家制药企业树起了“北药”的大旗;汽车工业园以哈飞、东安为依托,周边建设了韩国万都、台湾龙兴、哈飞汽车线束等20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已初步形成了汽车配套产业链。

  哈尔滨开发区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各方投资者不仅得到优质满意的服务,而且也取得厚重丰实的回报。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