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28日电 今年上半年,黑龙江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179户试点企业中,已有105户取得实质性进展。下半年,黑龙江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将进入全面攻坚阶段,有50%的骨干企业将实现公司制改造,并以地、市为单位力争实现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盈利30%以上。这是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全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暨经营管理工作推进会上了解到的。
年初,全省共确定各类试点企业179户。目前,162户启动了改革方案。改革的推进使企业焕发了生机,增强了实力,企业销售的毛利明显增加。今年1~5月份全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实现毛利2.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0.65亿元,增幅37.35%。而且首次出现了不亏损的地市。七台河、伊春两市率先实现了整体盈利。经过努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基本探索出了5条改革途径,即组建国有独资公司;联合重组与资产出售相结合;组建经济联合体;因地因企制宜,一企多策;规范开展租赁经营。
下半年,黑龙江省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特别要提高引进项目资金比例,吸引省内外多元投资主体和广大职工参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努力在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上实现突破性进展。其中骨干企业将加快实施国有控股公司制改造,努力扩大改制成果,力争实现内部机制转换100%;非骨干企业的改革重点将放在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上,采取出售、股份制、联合重组等形式,实施产权制度改革,加大国有资本退出力度,使企业规范改制面累计达到70%。力争实现扣除历史客观因素和当年政策性因素后,骨干企业利润额比上年增加20%以上;50%以上的非骨干企业实现扭亏为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