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29日电 今天出版的《哈尔滨日报》刊登了该报评论员文章《有感于让百姓议论风生》,全文如下:
开通“议论风生哈尔滨”论坛,让百姓对哈尔滨的大事小情品头论足,直接来听取真实的民意,这让我们看到了这座城市管理者的勇气、智慧、诚意。
先说勇气——城市管理者推进民主的政治勇气。议论风生,通俗地讲就是“说三道四”。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显现出来。对此,百姓想“说三道四”,亦有权利“说三道四”。这就要看城市管理者的态度:因为害怕矛盾公开化而不让人说话,这是一种态度;想方设法去倾听老百姓想些啥、说些啥、盼些啥,甚至是骂些啥,这又是一种态度。
选择后者,需要些政治勇气。因为百姓想说的话,有表扬、建议,还会有牢骚、骂娘,甚至会“哪壶不开提哪壶”。其实,百姓发牢骚骂娘是可以理解的,只要出发点是为了这座城市发展得更好,就值得一听。况且,我们的工作确实存在叫人不尽满意的地方。毛泽东同志说过:“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这是领袖的胸怀和气度,也应该是当代领导者应有的风范。
再说智慧——城市管理者提高执政效能的智慧。通过网络论坛这一新兴的舆论平台,可以最“放得开”地发表意见,可以收集到最直接、最原始、最真切的民意。各级城市管理者到论坛上来听民意,甚至和网友“面对面”地交流,可以拉近与百姓的距离,快捷地了解真实民意,有效地提高执政效能。
同时,论坛本身还有疏导功能。敞开渠道让大家“说三道四”,正确的就听,讲的不对就解释,这可以引导社会舆情,让流言不攻自破,让危言耸听者遭群起而攻之。
最后说诚意——城市管理者问计于民的诚意。通过论坛,百姓的感受、百姓的意见、百姓的参与都被摆在了重要的位置。从论坛试运行的情况来看,一些言辞激烈的帖子没有被删除,一些建议和意见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就有了明确的答复。这让我们看到了城市管理者倾听民意的诚意,看到了实实在在的以人为本治市思想。
“议论风生哈尔滨”搭起一个民主、开放,面对面、心对心的交流平台。希望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常到论坛上来看看,听听百姓想些啥、说些啥、盼些啥;更希望广大市民珍视这一发表主张的平台,建言献策。有了善于听民声、重民意、集民智、聚民力的城市管理者,有了一大群热心于城市公益、忧虑于城市弊病、献计于城市发展的市民,哈尔滨会离“三个适宜”美好家园目标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