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29日电 日前,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中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在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立项和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评奖、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全省重大理论教育研究宣传活动和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出版及推广方面向中青年人才倾斜,营造有利于中青年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使一批优秀中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尽快成为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领军人物。《意见》全文如下:
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中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中青年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希望所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中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既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人力支撑,也是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根本保证。
“十五”时期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省已经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规模、一定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中青年人才队伍,在我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中青年人才队伍状况总的来说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人才流失比较严重,中青年人才队伍的发展还不够快,有的学科领域和专业出现了青黄不接,甚至是后继乏人的现象,一些有特色的学科或研究领域几乎成为“绝学”。这些问题的存在,既有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国相对滞后的客观因素,也有思想观念、政策导向、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特别是同中青年人才队伍的人数、科研能力和应该发挥的作用相比较,有关部门和单位为他们提供的机会还不多、扶持的力度还不大,广大中青年人才的实际能力和学术水平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加强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中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中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创新体制机制,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投入,努力营造有利于中青年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使一批优秀中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尽快成为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领军人物。
一、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立项和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评奖向中青年人才倾斜。扩大省社科规划项目和省社科评奖的总体规模和数量,适当提高项目资助和成果奖励的平均额度。引导和鼓励中老年专家学者积极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放宽中青年人才申报省社科规划项目和省社科评奖的条件,大幅度增加中青年人才承担省社科规划项目和获得省社科评奖奖项的数量和比例。省社科规划项目中中青年人才立项数量占立项总量的70%左右;省社科评奖中中青年人才的获奖成果不少于奖项总数的60%,同时35岁以下青年人才申报的青年奖项的比例仍保持在奖项总数的10%左右。
二、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向中青年人才倾斜。学科建设是人才成长的基础和依托。充分发挥社科规划项目、社科评奖在学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强化优势学科,扶持特色学科,培育新兴学科。大力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经济理论、应用经济、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国际问题、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等优长学科和文化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俄语语言文学研究、远东和西伯利亚问题研究、满语研究、东北边疆历史文化问题研究、哈尔滨犹太人问题研究等特色学科以及有潜力的新兴学科。社科规划项目、社科评奖对这些学科和研究领域学术梯队中的中青年人才给予特殊支持,最大限度地满足高校和社科研究单位学科梯队建设的迫切需要,同时支持推进边疆文化大省建设的有关理论和应用研究及重大项目,避免平均分配,把有限的资源用到最关键的地方。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的原则,鼓励甘于寂寞和扎实的潜心研究,鼓励学术积淀深厚、能够产生持久影响的基础研究,鼓励有创新的高水平的应用研究,避免没有任何价值的低水平研究和简单重复。
三、全省重大理论教育研究宣传活动向中青年人才倾斜。建立完善全省哲学社会科学专家人才库,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特别是中青年人才的动态管理,及时将中青年人才的学科分布、研究专长、科研立项、研究成果等信息录入人才库,全面掌握我省中青年人才队伍的状况。大幅度提高中青年人才在省社科规划项目评审专家和社科评奖评委中的比重。项目评审专家和评奖评委的遴选范围由现在的二级学科延伸到三级学科,中青年人才在项目评审专家库和评奖评委中的比重达到60%以上,及时把那些年纪轻、理论功底扎实、学术成果突出、有发展潜质的青年人才充实到项目评审专家库和评奖评委中,保证青年人才占一定数量。大力推荐优秀中青年人才广泛参与全省性的理论宣讲、座谈研讨、领导干部学习报告会和龙江讲坛,努力扩大他们的社会影响。积极实施“六个一批”人才工程,适时选拔推出一批理论拔尖人才。不定期举办全省青年专家学者理论研讨班。开展省属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工作,切实加强对中青年人才的培养。
四、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出版及推广向中青年人才倾斜。启动社科规划后期资助项目,重点资助那些由中青年人才承担,具有我省地方特色和发展潜力,目前在全国尚未得到充分重视的基础学科和边缘学科的研究项目。制定出台《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出版管理办法》,采取省社科规划办、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承担人三方合作的方式,为获得良好以上鉴定等级的国家及省级项目、中青年人才特别是优秀青年人才的研究成果的出版提供资助,编辑出版社科规划项目优秀成果摘要文集,推进研究成果的应用和转化。建立完善黑龙江社会科学网,充分利用网络受众广、容量大、操作便捷的优势,及时发布社会科学有关信息,向社会公布社科规划项目和社科评奖获奖成果,大力宣传哲学社会科学中青年人才及其科研成果。省内主要学术刊物和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开设中青年学人专栏和专家学者访谈、网上论坛等专题节目,为中青年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发表研究成果、交流学术观点提供平台,着力培育学术研究精品,进一步扩大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中青年人才研究成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