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3日电 打着“社区中老年健康普查”的旗号,专车接送近百位老年人进入神秘普查点,近20名“爱心大使”现场忙前忙后———在一上午的“健康普查”中,老人们都经历了哪些检查,对他们的健康真有益吗?健康普查的幕后组织者是谁,他们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近日,记者通过亲历,揭开了这场多家参与的“社区健康普查”的黑幕。
健康普查:吸引七社区近百老人
6月22日8时多,地处哈市香坊区的某高校专家公寓门前。一台大巴车上蹒跚地走下来几十位老年人,佩戴着“省健康学会中西医康复指导中心爱心大使”胸签的工作人员“热心”地上前搀扶。“社区组织的免费体检,还让我们自带午饭”,一位老人对记者说。据悉,这些老人们来自河柏、河松、文政等全市7个社区,是前些天在小区内活动时,看到小区内挂着“社区中老年健康普查”的标语前去咨询,才被通知参加此次普查的。
专家公寓二楼多功能厅两侧墙上悬挂着“中西医结合,中西药结合,优势互补”、“创新新概念,推广新成果,百姓受益”的条幅,前台条幅上写着“中西医结合报告会”。一位男主持人在台上说,此次健康普查分为医疗知识专题讲座、免费检查、专家咨询、厂家卖药四部分。
一分钟检测:16项指标不合格
9时50分许,“心脑血管疾病”专题片播放过后,主持人宣布“普查”进入到检测环节。按社区的临时编号,近百位老人按顺序排队检查。
记者随家住香坊区的一位老人开始了特殊的“体检”———量完身高、体重、血压后,老人被领到了摆着心血管功能测试诊断仪的桌前。一位学生模样的“专家”将绑带往老人手腕上一扣,不到一分钟诊断仪就输出报告单,此单的结果着实吓了老人一跳———上面显示的心脏功能、血管状况、血液状态、微循环功能等39项实测指标中,老人有16项不合格。而接下来的专家咨询更让老人心惊———自称211医院首长保健医的李大夫用眼一扫报告单,便写下诊断:高血压、冠心病、A硬化、血黏稠,“如不及时治疗,就会导致脑梗、心梗”。见老人很紧张,“保健医”又提出“意见”:服用“天赐康”1至6个周期,吃别的药都不好使。在“保健医”的旁边,就是天赐康黑加仑油软胶囊、亚平康、肠爽口服液等药品及治疗仪的现场销售。
“普查”现场,主持人不停地宣传XX老人现场购买了XX盒“天赐康”,很多老人因检测不合格也纷纷欲购。“爱心大使”不厌其烦地向老人讲解:“天赐康”6盒1962元,赠肠爽口服液6盒;买12盒赠多功能按摩棒,还可以刷医保卡,送货上门……
免费普查:实为向老年人卖药
为揭开“健康普查”的谜团,记者按图索骥,展开一番费尽周折的调查。
地处香坊区的某高校专家公寓有关人士:场地是省健康学会来租的,一上午800元钱。
省健康学会负责人:学会的宗旨是进行健康知识讲座和免费专家咨询,不准参与医药销售。但活动需要经费,只能搞点儿市场化运作。“省健康学会中西医康复指导中心”是省健康学会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对这次活动成立的临时机构,主要是为增强普查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其实“健康普查”的真正组织者是哈市宇华经贸有限公司。
哈市宇华经贸有限公司负责人鄂纲:公司是刚领到执照的药品、保健品经销机构。普查中的“省健康学会中西医康复指导中心爱心大使”都是临时在社会上聘的,卖出药品给提成。“天赐康”经销者加盟此次活动,销售利润共同分成。心血管诊断仪是花2000多元钱购进的。
河松社区负责人:挂“社区健康普查”条幅,在社区门口摆张桌、量血压,这种情况在各社区都有。我们也知道他们的真正目是卖药品和仪器,但买不买在个人,社区不负什么责任。
非法行医:欺骗老人赚黑心钱
名为免费健康普查,实为诱导老人买药。“社区健康普查”在牟取利润的同时,也增加着老人的精神负担。
据省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哈医大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心内科主任李为民教授介绍,“普查”中心血管诊断仪所输出的这些指标,必须是经过血流变、大生化、心电图、心脏彩超等一系列复杂的检测过程,多科室医生共同诊断测算出来的。短短几分钟就检测出的报告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据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健康普查”已发生了完整的诊疗过程,而这种义诊行为必须到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注册备案获得批准后才能进行。香坊区卫生局医政科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健康普查”未经过该局的审批,属于非法行医。
据市工商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此次“健康普查”中的药品经营行为,应到工商部门办理临时经营手续,否则属于无照经营违法行为,应予以取缔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