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尔滨市成立“卷烟打私打假领导小组”一周年回顾
2007-07-03 11:06:01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贾杰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3日电 2006年7月,哈尔滨市烟草专卖局针对当时卷烟市场假烟泛滥的严峻形势,建立起卷烟打私打假联动协调工作体系,特别是和公安系统密切配合,建立了一套卷烟联合打假工作方案。据统计,从2006年7月至今年6月,两部门联手开展“市场整治、清障除淤、保驾护航”活动以来,共查处涉烟违法案件9127起,查扣假烟28.8万条,案值2981万元。

  “问诊”:

  哈市成假烟重灾区

  2006年6月,哈市烟草专卖局执法人员对哈市卷烟市场进行多天“暗访”,发现一些不法分子受利益驱使,不惜铤而走险,且情况十分危急。

  镜头一:南方制假大户北移哈市

  受高额利润的诱惑,哈市卷烟制假售假活动十分猖獗,已从外地发货批运发展到本地设厂生产。种种迹象表明,南方一些卷烟造假大户已将销售渠道逐渐集中到北方城市,并大规模地登陆哈埠制假、贩假。

  镜头二:200家名烟店良莠不齐

  哈市最早出现名烟名酒店的时间是2000年左右,当时全市不超过10家。近两年来,哈市突然冒出200多家名烟名酒店。这些店占据了哈市繁华街路,证照齐全,但所销售商品良莠不齐。一些店主有充足的假烟货源,可以按时按需要货,同时吸收一些专门从事非法回收烟酒的小店铺作为下线,干着调包等违法勾当。

  镜头三:自创牌号假烟品种上升

  经大量市场调研,哈市卷烟市场上的自创牌号假烟品种数量呈上升趋势,共发现自创牌号假烟175种。除一些假冒的“中华”烟外,还有“红三五”、“蓝玉溪”等。这些自创牌号假烟,都是造假者自己编造出来的“品牌”卷烟。

  “配方”:

  联合打假卷烟市场

  经调查,全面摸底,哈市烟草专卖局决定重拳出击,对终端市场的售假行为,特别是从事销售假烟的名烟名酒店进行集中清理整治。2006年7月18日,该局召开动员大会,开展了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卷烟专项行动。

  镜头一:挖毒瘤打网络治理源头

  2006年7月30日,哈市烟草专卖局和哈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八大队联手出击,破获一起案值160万元的特大非法经营卷烟案,查获假烟34668条,捣毁两处藏匿假烟窝点,抓获刘志龙等15名犯罪嫌疑人。8月10日,烟草部门与公安部门在阿城、道里6处假烟窝点查扣2.6万条假烟,案值近200万元,抓获5名犯罪嫌疑人;11月,执法人员端掉一假烟贩运团伙,查扣假烟11829条,案值106万元。次日,执法人员又在“大耿家”抓获6名嫌疑人,并截获4000条假烟;2007年元旦期间,全市烟草稽查人员查获案件305起,收缴假烟3.8万条,案值380万元……

  镜头二:稽烟犬“闻”出假烟

  2006年9月18日,3条德国牧羊犬在几名执法人员的带领下进入哈市某配货站大院。这些警犬在堆积如山的货物中不停地穿梭,突然,其中一条在一个纸箱前停了下来,起劲地叫了起来,同时不断地用前爪抓挠身前的箱子。执法人员上前打开这个外包装上写有“食品”字样的纸箱,在箱内一排排罐头中间发现了100多条走私烟。一年来,在“稽烟犬”的配合下,查获违法卷烟案件40余起,案值150万元。

  镜头三:公审彰显法律震慑力

  今年2月23,哈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了依法打击涉烟草制品犯罪公判大会,对刘世龙、马泽民等23名被告人分别以非法经营罪、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伪劣商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至15年,共处罚金3450万元。其中,4名主犯被分别判处罚金500万元。此次对23名涉烟违法犯罪人员的宣判,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公判犯罪分子之多、惩处之重,在我省乃至全国都十分罕见。

  镜头四:重拳整治卷烟市场

  今年4月末,哈市烟草专卖局联合哈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巡防支队共出动500余名执法人员,对哈市包括宾馆、酒店、洗浴中心等在内的特业卷烟零售场所进行突击检查。全市烟草系统395名稽查员在135名公安干警的配合下,共检查特业户2329户,查处违规户、无证户数71户,查缴卷烟276.3条,案值4.3万元。此次检查活动是哈市局有史以来治理特业市场力度最大的一次。

  “效果”:

  卷烟市场难觅假烟

  2006年7月至今,哈市烟草专卖局联合公安机关等多个执法部门开展了卷烟打私打假专项行动,端掉了多个贩卖假烟团伙,查处了多家名烟名酒店,使哈市卷烟市场得到了进一步净化。目前,哈市卷烟市场经营状况良好,销量也在不断提升。以往“哈市假烟泛滥”一词已被“市面难觅假烟”取代。

  镜头一:打掉3000万元假烟

  卷烟打假需与不法分子斗智斗勇:通宵守候、蹲点布控、部门联动……哈市烟草专卖局和公安部门在打假过程中织就了一张严密的信息网,实现了对进入哈市主要通道及重点地段的全面监控。自2006年7月,哈市烟草部门与公安机关连续重拳出击,打掉了长期盘踞哈市烟草市场的几个贩卖假烟巨头,共查处涉烟案件9127起,查获假烟28.8万条,案值2981万元。刑事拘留、批捕犯罪嫌疑人62人,其中27人被判刑。

  镜头二:取缔11家名烟酒店

  从2006年7月起,全市共查处违规卷烟零售业户94家,因贩假被取消经营资格11家。

  据哈市烟草专卖局销售部门统计,2006年7月至今年6月,哈市共销售各类卷烟34.2万箱,同比提高6.01个百分点,超同期1.9万箱。毛利额实现7.9亿元,同比提高53.17个百分点,超同期2.7亿元。单箱值实现10888元,同比提高20.7个百分点,超同期1864元。全市实现利税6.6亿元。

  针对哈市烟草部门与公安机关联合打假取得的显著成效,哈市烟草专卖局局长秦殿刚认为,烟草管理部门在业内信息的掌握,市场监控及情报信息的灵通、准确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而公安机关在对社会面的控制以及执法的威慑力量上面有自己的优势。烟草部门是行政执法部门,对于犯罪证据的固定、证据链条的衔接等环节,是力所不能及的;而公安机关是刑事执法部门,可以利用侦查手段,可以抓捕制假分子并进行案件经营,通过他们的特殊手段追根溯源,逮出后台大老板,具有“打蛇打七寸”的效果。

  秦殿刚表示,在卷烟打假的关键时期没有联合执法所形成的打击合力、重拳出击,没有公安部门的协助侦查、密切配合,没有检察部门提供的卷烟制假刑事案件快速处理通道,没有法院的高度重视与优先审理、集中审理、公正审理,也就无法有力打击不法烟贩的嚣张气焰。由政府部门牵头、采取联合打假的工作体制,既提高工作效率、形成监督机制,也使涉烟刑事案件达到快移、快送、快侦、快捕、快诉、快判,从而有效震慑违法犯罪分子。(上图:近日,哈尔滨市卷烟打私打假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在哈召开。)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