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半年发生交通事故280起 哈平路为何车祸频发?
2007-07-04 08:38:40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高中华 徐日明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4日电 近日,哈尔滨市哈平路接连发生数起重大交通事故,事故共造成2人死亡、20余人受伤;一辆面包车被撞碎,一辆奥迪轿车被拦腰撞成两截……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了一组数据让人震惊:半年时间内,该路段发生大小交通事故280余起,已经造成5人死亡。哈平路为何事故频发?如何让这一路段减少事故发生,不让惨剧继续上演?

   事故频发 平均每天1.5起车祸

  哈平路建成于2001年,北起香坊区三大动力路,南至平房区青岛路,全长约11公里,是连接哈尔滨主城区和平房区的主要通道。然而这样一条交通主干道却事故频发,据哈尔滨市公安交警支队动力大队统计的一组数据显示:2006年12月中旬至今,哈平路上已发生交通事故280余起,造成5人死亡,平均每天发生1.5起交通事故。

  据哈平路上的清洁工人纪某介绍,她在哈平路上作业有半年时间了,几乎天天能看到不同程度的交通事故,每逢雨雪天气更多。她的一位同事就在这条路上遇车祸身亡了。

  哈平路朝阳道口的“摩的”司机黄某告诉记者,他已经在哈平路“拉脚”4年了,在这段时间里,他亲眼所见的交通事故不下百起,有很多惨烈的场面至今历历在目。记者注意到,哈平路上来往车辆很多都是进出城的货车,车速很快,行人在横穿哈平路时都小心翼翼,但仍险象环生。

  事故主因 路畸形车速快设施差

  哈平路上有保健路、保健副路、前进村、朝阳村、新发屯等大小道口20余个,80%的车祸集中在朝阳村、新发屯等道口。

  一位在哈平路上值勤多年的老交警告诉记者,哈平路南窄北宽呈“瓶子”状的畸形路面和车速较快是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

  据这位交警介绍,哈平路从三大动力路到黑大公路管理处门前路段双向可以十车同时通行,而从黑大公路管理处门前到青岛路的这段哈平路却仅能双向通行四车;原先在哈平路宽、窄路面交界处设有黎明收费站,进出城的车辆虽然快,但快到收费站时都会自然减速,避免了一些交通事故。2003年,黎明收费站被撤销拆除,进出城车辆不用再提前减速;加之这一路段恰恰有一个与哈平路平交的朝阳道口,从朝阳

  道口出来驶向哈平路的车辆速度都很快,哈平路上行驶的车辆刹车避让不及时,就会酿成交通事故。朝阳道口的交通事故平均每周都会发生三四起。

  在平房开发区工作的藤先生告诉记者,哈平路是他驾车上下班的必经之路,每当开到哈平路新发屯路段时他都得特别小心。由于新发屯除了一个与哈平路平交的十字路口外,还有三四个与哈平路平交的“丁”字形路口,这些路口被人们统称为哈平路新发屯道口。新发屯村民和车辆横穿哈平路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一段哈平路的路面窄,缺少安全警示设施,路面上行驶的车辆速度又特别快,导致交通事故经常发生。

  记者在哈平路殡仪馆道口观察时发现,从哈平路殡仪馆道口去往平房区方向是个下坡路,大量前往殡仪馆的车辆在哈平路左转弯,而在哈平路上行驶的车辆速度都特别快,导致殡仪馆道口险象环生,刮碰事故不断。出租车司机张师傅说,殡仪馆道口没有信号灯以及转弯、调头标志,且路面比较宽阔,去往平房方向还是下坡路,车辆肆意在路上调头、转弯,行车安全难以保障。

  哈市交警支队动力大队大队长王士奇说,哈平路平交的一些道口的道路基础设置不配套,无路灯、无交通标志,一些酒后、超速、疲劳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因此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管控。路面上还缺少隔离护栏、信号灯、电子监控设备等交通设施,对逆向行驶、违章调头、争道抢行等交通违法行为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和防范,从而造成事故频频发生。

  亟待解决 高危路何时不高危

  2006年9月,哈尔滨市交警支队公布了哈市16个一级高危路段(同一路段死亡10人以上),哈平路的朝阳道口、殡仪馆道口和新发屯道口都在其中。

  2006年9月,哈尔滨市公安交警支队公布的《哈尔滨市道路交通事故高危频发路段路口警示图》曾对哈平路提出整改意见:增设监控设施和雷达测速设施,记录超速车辆;在主要交叉路口增设信号灯;平交支路上增设减速带;在该路段增设隔离设施,同时增设行人过街天桥。

  哈市交警部门虽然对“高危”的哈平路提出了具体有效的整改措施,但时隔9个月,通过“高危”道口的车辆与行人仍然在几乎没有安全保护的情况通行。

  哈市交警动力大队长王士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交警部门多次向上级请求立即完善哈平路上的安全设施,但是始终没有结果。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