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社会多年关爱贫困一家 自尊自强一家人如今回报社会
2007-07-04 09:58:17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 叶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4日电 家住哈尔滨南岗区三姓街144号、今年47岁的崔红因小儿麻痹,自两岁起就双下肢残疾。20年前,崔与来自农村、在城里“站大岗”的李强结婚,并生了儿子李小亮。一家人靠城市低保费和李强每月打工赚的几百元生活。

  李家的贫困引起了生活在这个大院里邻居的关爱。1996年,崔红在自家一楼窗户口买起了冰棍和日用品,大院居民对这个“小卖店”格外捧场。有时“小卖店”的商品不全,大家就是在这订货,也不到别的地方买。

  邻居们的照顾还有很多:谁家多出点日用品、谁家做了一顿好吃的,都会第一个想起崔红家。

  去年,居民院搞绿化,为了让常年在家无法出门的崔红享受绿色,邻居们想出办法,将其中的一些花养到了盆里,摆到了崔红家。

  享受社区“编外职工”待遇

  社区对崔红一家也格外关照。逢年过节,社区干部、驻街单位都会来人送吃的、用的。

  多年来,三姓社区工作人员换了好几茬,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却一直被遵守,就是在社区过节分东西时,12名干部都会把东西分成13份,那多的一份就是给崔红的。

  今年的5月20日是全国助残日,这一天,社区干部早早来到崔家,将她抱上车,与20余名残疾人一起在市区内来了一次“一日游”,这是崔红第一次见到了中央大街、索菲亚教堂和太阳岛公园……

  回报社会,贫困夫妻捐出眼角膜

  对于多年来受到社会的照顾,崔红一直想找机会回报社会、回报关心自己的人。

  2005年,哈三中毕业的李小亮以高出录取分数线20分的成绩考上了哈工大,并当上班长。在高兴之余,学费成了李家的心病。起初他们打算办理助学贷款。但小亮在学校一打听,发现每个班只给一个名额。于是他回来和父母商量,把这个机会让给别人,自己从外面借。

  在那次“家庭会议”上,崔红一家还做出个“惊人”的决定,就是要捐出全家人的眼角膜。后来,由于小亮因未参加工作,没有捐献成功外,李强与崔红都签订了捐献协议。

  贫困家庭两拒“阳光补助”

  上大学后,为了减轻家庭生活的压力,聪明懂事的李小亮利用业余时间做起家教。但同时,崔红却得知在社区内的73户与自家相同的贫困家庭中,不少面临中考、高考的孩子请不起家教,于是她与儿子商量后决定免费承担起这份工作。到目前为止,李小亮已经给11名贫困学生免费做了家教。

  从小亮上高中起,该社区内的一家医疗器械商店就一直为小亮提供每年500元的“阳光资助”。上大学后,该单位将资助金额提高到每年1000元。但从去年开始,崔红一家已经两次婉言拒绝了这份关爱。崔红说,多少年来,家庭之所以能支撑下来,全靠社会对他们的帮助。现在虽然生活还很清贫,但已经足够生活。她希望这份钱能够帮助其他贫困家庭。

责任编辑:吕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