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6日电 两位患者在哈尔滨市第五医院分别花数千元做了骨股干钢板内固定植骨手术,事隔数月后,钢板断裂。出现问题后,对于院方的解释,两位患者表示质疑:用金属制成的器材怎么会如此不耐用?
今年2月,28岁的农民工杨志因车祸造成右腿骨股干骨折,杨在家属的陪同下来到市第五医院骨八科就诊,被诊断为骨股干骨折,需做骨股干钢板内固定植骨手术。因为家里收入低,杨选择了3600元钱的钢板,同时在该院做了手术。据杨的主治医师史力讲,根据以往的经验看,当时杨的骨股干钢板内固定植骨手术做得非常成功。术后半个月,杨出院回家休养。杨讲:“回家后我特别小心,遵照大夫的要求卧床静养,待到4月份去医院复查时,固定钢板位置正常。”杨的妻子介绍,复查回家后,她也未敢让杨进行腿部的功能训练,依旧让他卧床静养。6月18日夜,杨突然感觉右大腿异常疼痛,第二天去医院检查发现,用于固定右腿骨股干的钢板在骨折处断裂,且骨股干严重变形。杨志的家属多次找到院方后,院方称:钢板断裂有可能是因杨活动不当导致的。
同杨志一样,59岁的张丽民也在该院的骨五科做了骨股干钢板内固定植骨手术。张的女儿讲,2005年底,她父亲被汽车将右腿骨股干撞断,当时做手术时,选择了价值6000多元的钛合金板,用于固定骨股干。为保证老人的安全,术后张在该院住了三个月才回家。2006年9月,张在女儿的陪同下复诊时查出,钛合金板已经断裂,当时院方解释说,张回家再休养一下右腿骨股干会愈合的。今年6月,张发现双腿伸直后,右腿明显短于左腿近2厘米,考虑到问题的严重性,张再次来到该院检查,发现钛合金板在骨折处断裂,并且右腿骨股干变形导致两条腿长度不相同。
对于杨、张两位患者的情况,市第五医院医务科的李副科长介绍,植入体内的器材断裂,原因可能有三点:有可能是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将钢板固定的位置略有偏差,后来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时,因受力不均发生断裂;或者是杨、张二人出现过意外摔倒,致使钢板受力发生断裂;第三种可能是由于这两种器材存在质量问题,发生断裂。李表示,就此事医务科也找到院领导,准备为杨志免费提供一块钢板并重新植入,减免各项费用。同时,也给张丽民免费提供一块钛合金板,在减免手术费用的前提下,张需交3000元左右的医药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