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8日电 题:高考后现象:“技术教育”有点热
所谓“高考后现象”是指:高考后出现的一些非常规的现象及失利的学生、家长徘徊于就业、复读、上普通大学的三岔路口,难以作出正确抉择的现象。
随着高考成绩的发布,省人才大市场就“高考后,你如何选择脚下的路”做了一次调查,在参与调查的近3000人次中,50%的被访者都选择了“进入大学,并根据兴趣参加热门的职业技能培训,为就业做准备”这一选项,而有44.33%的被访者选择“参加一种热门的职业技能培训,尽早走上社会就业”,12.5%的人选择了上驾校考驾证。对于人们不同的就业倾向,人们普遍认为,职业技能已成为就业敲门砖,无论上不上大学都是必须培养的。
高考后学生纷纷投奔技校学技能
6月底最炎热的一天,记者在哈尔滨市某通信学院见到了今年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哈尔滨市某重点中学高三毕业生孙理,他对记者说,本来高考前是想考后好好玩几个月的,但当考完试后发现身边的很多成绩非常好的同学都选择一两门专业技能课程进行学习,自己便来到这所通信学院想学学网络方面的技能,好在今后的就业竞争中优于其他的对手。据该通信学院招生处老师介绍,现在企业喜欢招聘那些“学历+技能”型人才,这些人才经过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后,通常能迅速适应并满足企业对员工独立上岗、独立操作的需求。因此,考虑到就业的压力,学生已经主动或被动地向“学历+技能”型人才靠拢。而目前软件工程师班和网络工程师班就读学员中超过70%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其中有部分学员是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
记者又走访了哈尔滨市多家职业技能学校发现,很多学校都招收了大量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在校大学生,而一些技校的热门专业出现了报不上名的火爆局面。针对此种现象,省人才大市场经理鲍大文分析说,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是一种相互补充的关系,但两者在教学目标上又是有所侧重的———学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和思维能力,职业教育则注重学员职业技能的培养。目前很多高学历人员选择参加IT培训,来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从而增强自身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实力。
成绩不理想放弃大学选择职业技校
高考成绩发布的首日,高三毕业生李木知道自己的成绩只能上三表院校了,可三表院校对于李木来说并不可心。想到四年后激烈的就业竞争,李木及其家人决定放弃三表院校而选择一所职业中学继续学习。据市第二职业中学校长马晓波介绍,该校每年都会接收一部分因考试失利而来该校就读的“回炉”学生,这部分学生由于学习能力强再加上相关职业技能的培养,毕业后都会很快找到工作,而由于名额有限,职业学校面向高考失利学生的招生名额每年的比例都不大。记者走访了哈尔滨市多家职业技术学校,都有一部分高考失利生前来咨询和报名。高考后,可以说职业技术学校成了部分学生的新“婆家”。
市第二职业中学校长马晓波表示,职业教育一方面能帮助学员快速成为一名“准职业人”,成为受用人企业欢迎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帮助提升学员的职业素质。正规的职业培训机构在技术能力培养之外,还设置了专门的职业素质培养课程,包括学员个人的职业规划、礼仪培训、应试技巧等,这对于增强学员在未来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考完大学忙考驾照
紧张的高考结束后,许多学生开始练车准备考票。如今,拥有驾照会开车不仅是一种时尚,也已成为人们的基本生活技能,这是众多“准大学生”学车的缘由。
近日,记者在哈尔滨市几家驾校了解到,“准大学生”练车已成热潮。这些孩子中重点中学的学生居多。学生王乃夫说:“这个假期没什么事,等录取通知也挺难熬,所以特地来考驾照。”而在另一旁的王彦鹏同学已经进入倒车入库阶段。某驾校人员介绍,“为给‘准大学生’提供方便条件,我们不仅打出特惠价,而且重新布置了场地,又在原有训练车的基础上新增加了4台新型皮卡车、两台捷达车。目前,前来咨询的‘准大学生’已有数十人,正式入校学习的就有近30人。”刚报完名的女孩杨程说:“从小学到高中毕业,细算起来已度过了数十个假期,而唯独这个假期是最特别、最期盼的。它没有冗杂繁重的习题卷子,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我现在正学习开车,为自己将来能有多项技能提前操练,过个有意义的假期。”另外,记者了解到,“准大学生”去考驾照多是家长安排的,家长们认为,孩子已经满18岁,以后考车费用可能会上升,因此,现在考个驾照,一则可以便宜点,二来又使孩子多一项技能。
高考落榜生不参加技能培训可能成为新的失业大军
随着我国大学扩招带来的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的提高,每年的高考落榜生正成为一个庞大群体。对这些无学可上的落榜生来说,找工作、融入社会是他们的主要选择。但对这些刚刚走出校园的高中生来说,找工作无疑是一个突如其来的难题,无论在心理上还是知识技能上都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就业专家讲,从近几年的情况看,高考落榜生成为了新的就业“盲区”。
18岁的姜梅莉来自一个下岗职工家庭,今年高考成绩很不理想。她告诉记者,考不上大学压力就特别大,一是觉得对不起父母,他们花了那么多心血却没有回报,二是觉得自己的前途很渺茫,以后能干什么呢。记者采访了多名高考落榜生发现,他们普遍都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压力,在困惑中走向社会。省人才大市场经理鲍大文说,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高中毕业生无疑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一无体力,二无技能,三无社会经验,是典型的“三无人群”,论体力不如农民工,论知识不如大学生,论技能不如技校生。企业招工时根本想不到高中毕业生。如果找不到正当职业,年轻浮躁的他们就很容易走入歪门邪道,成为危害社会的人群。但从另一方面讲,对于高考落榜生来说,就业市场同样潜藏着巨大的机遇。根据哈尔滨市供求状况显示,具有高级职业技能的人才短缺严重。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各类工程师、车、铣、刨等专业人员市场需求量大,而这部分人在市场上很难寻觅。
鲍大文认为,这些高中毕业生正是很好的技校生源。高中生经过了12年的基础教育,已经有了良好的文化素质和知识基础,加上他们年轻、容易接受新事物,在学习和掌握技能上优势很大。他建议高考落榜生和他们的家长,考虑一下技术职业学校,别让宝贵的青春在无目标的求职中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