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9日电 从上一次大规模换车至今,哈尔滨市一些线路的公交车车体光鲜不再、破损较重,让乘客对车容车貌产生不满。一些市民提出,如81、62、104、6、112路等线路,坐椅残缺不全、坐套油渍、车厢内灰尘重,甚至有的车厢地面破损露光。还有网民提出公交车广告乱、破、旧等问题,每个线路车体不统一,各辆车被漆成不同颜色,让等车乘客很难分辨线路。一些车内公告、广告制作不细致,表面破旧,影响车容市容。
网民“popoxin3”提出,哈尔滨市公交车应该学习外地同行,实行每天最少消毒一次的做法,并在车内张贴消毒记录公告。一些乘客认为,如果公交企业没经济能力更换新车,至少车内设施要完备,坐椅破坏要及时修理,车厢卫生在每次发车前要打扫。并将坐套清洗干净,别让在夏天里穿得较少的市民看到脏椅套不敢往上坐。
公交尾气超标,也是市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除了一些车况老旧的车辆“冒黑烟”,就连一些刚刚投入运营的新车,也出现类似问题。采访中,私家车主对此更是叫苦不迭。对黑尾气,行人可走至远处回避,但其他机动车只能跟在后面承受。
一位环保部门工作人员介绍,从日常的调研情况看,尾气排放超标主要涉及车机和油品两大问题,建议三管齐下:一是环保部门加大对排放超标车辆的处罚力度;二是公交企业要把住车辆购置关,同时做好日常的维保工作,坚决不让病车出场、上路,堵住污染源;三是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对公交尾气、油品使用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检,纳入日常考评。
市民通过“议论风生哈尔滨”论坛一致提出,公交车是城市文明的一扇窗口,反映着一个城市文明的程度,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尽快改变不文明的公交形象,为市民提供安全、便捷、优质的公交服务,应是管理部门和公交企业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