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把握经济大势实现跨越发展——我省经济发展走势状况分析
2007-07-09 13:29:00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把握经济大势实现跨越发展——我省经济发展走势状况分析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调研一处

  省十次党代会作出了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形势,准确把握我省经济发展大势,趋利避害,努力实现我省经济跨越发展。

  一、科学判断形势,正确把握我省未来发展的基本走势

  按照国际通用指标综合判断,现阶段我省属于工业化中期起步阶段,大体与全国平均水平相符。谋划我省未来发展,必须准确把握经济发展的基本脉络和趋势。一是我省经济已步入持续、稳定的发展轨道。国家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我省综合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竞争优势逐步增强,经济发展已步入新一轮增长的上升期。“十一五”时期,我省将继续受惠于构建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以及振兴老工业基地等政策支持,发展后劲将持续增强。二是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速度加快。“十五”以来,我省着力推进了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将进入经济结构转换升级的重要时期,经济结构调整优化速度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加速,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做强优势产业,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逐步形成具有我省竞争优势的产业结构。三是经济主体活力明显增强。经过三年的国企改革攻坚,一大批企业重现生机,地方国有企业实现整体扭亏,效益提升。非公有制经济日趋活跃,非公有制经济比重不断提高。四是吸引凝聚经济要素的能力显著提升。随着我省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经济发展的空间进一步拓宽,形成了新的投资热点。对国内外产业、资本、技术转移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五是参与国际分工协作不断深化。我省企业实力和竞争力明显提高,培育了一批具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并已成为国际分工相关产业链条中重要的环节,初步形成了装备、石化等一批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产业,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总体看,我省已经初步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构造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的任务已经初步完成,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已初步形成。但我省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并没有根本改变,温家宝总理在视察我省时指出的“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水平不够高”,指出了我省经济发展的问题。

  二、高度重视,密切关注影响我省经济发展的环境因素变化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加速的大背景下,我省作为国际、国内经济的一个子系统,受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越来越深刻。一是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影响。当前,国际、国内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的速度不断加快,给我省经济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可以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主动承接境内外的产业转移,引进和吸纳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升竞争力。二是国际贸易壁垒的影响。国际传统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已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但贸易保护主义以新的形式继续存在。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以及我省外贸依存度的不断扩大,国际贸易壁垒制约加大,严重地影响了我省对外贸易。三是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影响。人民币升值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可减轻我省偿还外债的负担,另一方面也将弱化外贸出口企业竞争力,影响出口。四是流动性过剩的影响。今年以来,国家采取了逐步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调控措施,抑制流动性过剩,但股市泡沫过多、房价上升太快的问题依然严重存在,而国家的紧缩措施直接影响我省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五是国家调控政策的影响。财税政策方面,中央国债将进一步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有利于我省争取国家更多的支持。货币政策方面,适度收紧的货币政策,将给我省扩大信贷投放、招商引资带来不确定性。土地政策方面,国家将执行更加严格的土地政策,但对我省的影响比发达地区相对较小。外贸政策方面,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出口退税下调、外资并购新政等,对我省利用外资、扩大出口将面临新的挑战。六是国内区域合作的影响。长江三角洲等地的区域经济发展强劲,特别是随着东北区域合作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我省与其他省份产业、市场、体制和基础设施对接水平日益提高,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和区域合作的辐射带动,促进劳动力和产业转移。七是国际原油价格变化的影响。随着我国石油消耗以及石油对外依存度的增加,将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八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影响。最近,国务院就进一步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进行了再部署,我省必须抢抓机遇,放大政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加快建设一批老工业基地项目。

  三、强化措施,突出抓好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经济重点工作

  确保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统筹兼顾,采取切实措施,实施重点突破。

  1、促进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步入快车道。一是保持必要的投资增长力度。大力优化投资结构,把投资重点引导到支持老工业基地和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保持投资增长的规模和速度。二是加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充分利用我省城市化提速、居民消费升级的时机,充分挖掘城乡消费需求潜力,促进消费需求稳定增长。三是积极扩大出口。继续坚持扩大开放,推进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努力扩大出口规模。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避免主要贸易国家出现问题影响我省经济发展。

  2、凸现我省的特色经济,构筑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一是发挥资源优势,做精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二是发挥产业优势,做强特色支柱产业。三是发挥功能优势,着力建设优势特色产业带。依托哈大齐工业走廊、东部煤电化基地、沿边地区对外开放带、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搞好各级各类工业园区建设。

  3、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大力凝聚短缺生产要素。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办事质量和效率,优化执法环境,为各级各类市场主体搞好服务。加强物流大通道等基础设施薄弱环节建设,重点打通交通瓶颈制约。加大资源和资本市场的开放力度,以最有优势的资源吸引最具实力的国内外企业、技术、管理和人才。

  4、大力推进支撑经济发展的要素转换,提升产业竞争力。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充分发挥我省科技优势,依托哈尔滨、大庆两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省内大学科技园,重点发展,形成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制造业的优化升级步伐,提高装备制造业的实力和竞争力。

  5、做好突破和创新这篇大文章,筑牢新优势的基础。一是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争取在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高技术领域实现战略性突破。二是进一步提升科技成果在省内的转化率。重点支持突破我省支柱产业发展瓶颈的科技成果的应用和转化,以及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加快培育自主知识产权。

  6、统筹考虑保护生态环境与加快经济发展。一是着力发展以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环保产业等新兴产业,使之成为引领结构调整的先导产业和实现全省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引擎。二是推进循环经济,尽快制定循环经济发展的中长期战略目标和分阶段推进计划,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发展循环经济。三是加强节能降耗和减排工作,积极推进结构节能、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防止新污染源的产生。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