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10日电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嫩江、松花江近期防洪工程建设的若干意见》,哈尔滨市松花江干流城市防洪工程近期建设目标是达到200年一遇,即城市本身达到100年一遇标准,再通过“三桥”扩孔,河道清淤疏浚以及丰满、白山、尼尔基及胖头泡蓄滞洪区调洪蓄洪等综合措施,使哈尔滨市的主城区城防标准达到200年一遇。然而目前,哈尔滨市主城区防洪标准仅为50年一遇——
根据气象、水文等部门的预测,今年汛期,松花江流域降水将多于常年,其防汛形势趋于严峻。作为松嫩流域中重要的省会城市,哈尔滨的城市防洪安全再次为人们所关注。而今年,由于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正处于初期蓄水阶段又使哈尔滨的城市防洪面临着新的考验。但目前哈尔滨城市堤防却难尽人意。
哈尔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的许向明告诉记者,在目前哈尔滨市总长97.95公里的城市堤防中,总长34.31公里的江南主城区堤防由顾乡大堤、道里堤、道外堤、港河口堤、东大堤、化工堤和马家沟回水堤7段堤组成,防洪标准基本为50年一遇。同样地处江南的群力新区堤防长3.3公里,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江北堤防总长48.22公里,由前进堤改线段、前进堤扩建段、外贸堤、松浦堤、东方红堤、三家子堤和呼兰河右堤7段堤组成,目前只有前进堤改线段和松浦堤局部段达到50年一遇标准,其它均为20年一遇标准。江中12.12公里的堤防中,除一、二水源堤为50年一遇标准,其它段均为20年一遇防洪标准。在总规划长度为107.49公里的城市堤防中,尚有67.14公里堤防需要提档升级之后才能使哈尔滨的城市堤防形成一个闭合的防御体系。
而今年,由于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正处于初期蓄水阶段,导致部分堤段的防洪压力骤然增大。经防汛部门测算,由于该水库泄洪能力有限,当发生20年一遇洪水时,哈尔滨市范围内的东风民主堤、巨源堤、三家子堤、腰堡方台堤的水位就将比天然水位高出0.86~1.13米,相当于50年至100年一遇的洪水标准,大大超出现有的防御能力。此外,哈尔滨市还有松浦排灌站重大险工、主城区沿江14座排水泵站改造项目等多项急需实施的应急度汛项目。
目前,随着局地暴雨的明显增加,我省已经进入主汛期最关键的时段。许向明介绍,为了确保哈尔滨市的安全度汛,目前,哈尔滨市防汛部门针对全市重点险工险段开展了拉网式排查,力求进一步完善防洪预案;在物资储备方面,全市已经储备了216万条编织袋,23万平方米彩条布和35万平方米无纺布以及水泵、铁线等物资;眼下防汛部门还积极组织军地联合开展防汛演练。以确保一旦发生超标准的流域性洪水时,通过抢注子堤、分洪泄洪等方式全力保障哈尔滨市的防洪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