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11日电 今年,首次在黑龙江省招生的香港12所院校在招生说明会上,都表示希望录取黑龙江省的高考状元,并作出“全额奖学金”的郑重承诺。然而,充满新鲜、诱惑的香港高校和高额奖学金却没有吸引住黑龙江省的三名高考状元,他们都选择了一直梦想的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
我省理科高考状元、哈三中学生马超是三名高考状元中惟一一名报考香港高校的人。马超说,当初报考香港大学主要是被它国际化和全英文的教学模式所吸引,而且报考还不影响内地高校录取。6月29日,马超参加了香港大学的面试,并顺利通过。由于马超高考成绩突出,香港大学承诺给予她42万元港币的全额奖学金,另外还支付她3万元港币的“特别津贴”。港大招生人员还表示,马超入学后可以自由选择专业,而且还优先享有与国外高校交流的机会。为了表示诚意,港大将马超的最后答复期由7月4日延迟到7月6日晚。然而,面对港大优厚的条件,深思熟虑后的马超最终还是放弃了港大,选择了清华大学。马超告诉记者,父母都很希望她到港大读书,因为那里会提供一个全新的环境。她之所以选择清华大学,是因为这所内地最高学府有着扎实的基础教育,有着良好的生源,她认为这些更会有利于她今后的发展。
与马超一同摘取理科状元的佳木斯市第一中学的鄂炎雄也对“清华”情有独钟。他说,香港高校丰厚的奖学金并没有打动他,因为上清华大学是他从小的梦想,他始终都为这个目标而努力着,因此,在他的志愿上都没有出现香港院校。
我省文科状元、尚志市考生禹奇峰也没有报考香港院校,第一志愿栏里的“北京大学”是他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