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11日电 省工商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深入推进以建设服务工商、法治工商、诚信工商、责任工商、和谐工商和信息工商为目标的创新型工商建设,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龙江”做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省工商局先后受省部级以上表彰奖励和荣誉30余次,2001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2004年被评为全国“再就业先进集体”,2005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连续8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端正政风行风,优化发展环境最佳最差单位评议活动”最佳单位,2007年被评定为省级文明行业建设先进系统。
树立大局意识促进全省经济发展
充分运用工商职能,大力优化服务措施、改进服务方式,积极为促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想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大力支持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个私富农、龙头带农、品牌强农、市场兴农、合同帮农、红盾护农”六大支农行动。
全力支持服务国有企业改革。重点支持煤炭集团、煤机集团、纸业集团、粮食集团、旅游集团的重组工作,开设国企改革“绿色通道”,先后专题解决了大唐电力、龙煤、煤机、松花江制药等一批国企改革难点问题。
积极支持服务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定出台了支持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支持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等若干政策措施,为进驻企业提供政策辅导咨询200多次,解决疑难问题83个。
大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积极支持私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积极支持服务扩大对外开放。积极为绥芬河、东宁、黑河互市贸易区建设提供优质服务。积极为外商投资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一站式服务。
积极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力支持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法律服务、中介等现代服务业,支持发展我省特色产品、绿色食品市场,鼓励发展新型零售业态和连锁经营。
全力支持企业实施商标发展战略。全省现有驰名商标12件,著名商标345件。协助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1件,集体商标5件。
扎实做好支持再就业工作。年初以来,共为15273名符合再就业优惠政策人员办理了个体工商户执照,减免收费2013.13万元。
加强责任意识维护安全消费环境
切实承担起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职责,建立商品质量监管长效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了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工作。
定期开展了商品质量抽样检测。组织了对果露酒、糕点面包、儿童玩具、毛针织品等9类、462个批次的商品抽样检测,发布商品质量监测信息4期,对165个批次的不合格商品进行清查处理。
专项推进了农村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店”的培育和评定工作,各市、地共评定出“食品安全示范店”208个。
集中开展了重大节日市场专项整治。共出动执法人员95969人次,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案件277件。
集中开展了猪肉禽蛋等副食品市场专项整治,确保市场秩序稳定。
深入开展“红盾护农”行动。从严规范农资经营主体资格,全面落实“两账两票、一卡一书”、种子留样备查、农资经营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等制度,打击经销假劣农资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
强化了煤矿等安全企业监管。重新登记和变更登记小煤矿24户,下达处罚决定吊销了85户非法小煤矿营业执照。
严厉打击了虚假违法广告。以清理整治医疗、药品、保健品、化妆品和美容服务业虚假广告宣传为重点,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查处违法广告494件,规范违法广告48件。
深入整治了服务行业的“霸王条款”。以商业、饮食、旅游、电信、有线电视、房屋买卖、装修装饰、物业管理、供热等行业为重点,开展了清理整治“霸王条款”专项执法行动。
加大执法力度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加大行政执法力度,着力解决当前市场经济秩序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深入开展了治理商业贿赂专项执法行动。重点查处了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以及资源开发和银行信贷、证券期货、商业保险等行业的商业贿赂违法案件,建立完善了部门协作机制和大案联办机制。
开展了打击限制竞争和反垄断执法行动。重点开展了针对供电、供水、供气、交通运输、专营专卖等垄断性行业限制竞争行为的专项执法,严肃规范了酒类、化肥、烟草等行业的地区封锁、地方保护行为。
开展了打击传销和规范直销执法行动。加强对转型企业和直销企业的监管规范,保证了全省直销业健康规范发展。
开展了打击商业欺诈执法行动。重点查处了仿冒误导、虚假打折降价、不正当有奖销售和设置合同陷阱、骗取合同保证金、实施合同诈骗等违法行为,共查处各类商业欺诈案件86件,案值64.67万元。
开展了查处取缔无照经营执法行动。重点检查了小煤矿、小化工厂及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食品加工销售及餐饮业。今年一季度共查处无照经营案件56件,案值105万元。
开展了重要商品市场专项整治。进一步加强了对陈化粮、燃油等商品市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