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黑龙江生猪日销外省近万头 价格将于10月份开始回落
2007-07-11 15:25:49 来源:东北网  作者:孙晓锐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11日电(记者 孙晓锐) 11日,省畜牧局召开黑龙江省生猪生产情况新闻通报会。记者从会议了解到,我省生猪价格在去年12月开始飙升,“五一”节后价格快速上涨,上升到目前的10.41元/公斤,创历史新高,预计还将在高位上运行到十月份。

  三大因素导致生猪价格上涨

  据悉,存栏减少是价格增长的直接原因。去年年初,养猪场大面亏损,农户养猪积极性下降。到去年5月,全省种猪场母猪宰杀比例高达40%。育肥猪空栏率达到25%,望奎、北林、巴彦等养猪大县空栏率均在30%以上。虽然从去年10月生猪价格开始回升,12月份曾恢复到9.0元/公斤,但大多数养猪户仍然觉得养猪风险大、成本高,普遍没有像往常那样积极补栏恢复生产。今年一季度,全省生猪存栏1342.2万头,同比下降10.5%。

  全国性的生猪存栏、出栏减少,导致供求关系紧张是引发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2006年生猪价格降到保本点以下的时间长达半年之久,影响了养猪的积极性,导致全国性的生猪存栏下降。今年以来南方市场猪源严重不足,外省份来黑龙江采购生猪的数量大幅上升。目前,全省每天销往外省生猪约10000头,高于去年同期30%左右。“北猪南调”使我省生猪外销量增大,市场猪源紧张,价格飙升。

  饲料涨价是生猪价格上升的内在原因。据统计,自去年10月份秋粮上市后,玉米平均价格始终保持在1.17元/公斤以上,同比增长13%。目前,我省育肥猪配合饲料价格为1.93元/公斤,同比增长19..9%。玉米价格为1.23元/公斤,同比增长15%。豆粕价格为2.49元/公斤,同比增长6%。随着玉米、豆粕等饲料价格上涨,养猪成本也相应增加,在一定程度导致生猪价格上涨。

  我省生猪生产未来趋势

  据介绍,由于我省生猪质量好,绿色概念提升了生猪的价值,加之全国性生猪供应能力的恢复时间延长,预计我省生猪价格还将在高位上运行到十月份,并且在2007年12月前正常出栏的生猪,都会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省畜牧局的工作人员提醒广大养殖户,生猪生产要正确看待其价格的上下波动。动态地把握养猪业的发展趋势。要抓住当前生猪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发挥我省绿色生猪产业的竞争力,大幅提高产业市场竞争力,持续提高从业者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标准化水平、科学饲养水平、规模化水平,加强疫病的防控工作,特别是高治病性兰耳病的防治工作。同时,要提高生猪排泄物资源化处理覆盖面,优化生活生产环境。

  据了解,在认真落实财政部关于对母猪的保险和补贴,生猪饲养特别是散养猪的疫病防治工作进行补贴的基础上,我省即将出台生猪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持政策。该政策将促进养猪业在原种猪场、人工授精、交易市场、动态监控、信息引导、疾病防控等方面有新的提高。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