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13日电 12日,《3成白血病儿疑因污染》的报道见报后,哈尔滨市血研所的医生告诉记者,在该所接受治疗的两名白血病男孩儿———聪聪和小明,他们是被怀疑因家装污染染病的儿童。现在,他们急需接受下一次化疗,但两个男孩的家庭都十分困难,面对急需给孩子救命的几万元钱,他们的父母一筹莫展。
听说记者要采访,11日,聪聪爸爸连夜坐火车从绥化赶到哈市。昨天一早,他找到记者,讲述了自己5岁儿子的患病经历。“2002年,聪聪降生时,有4.5公斤重,白胖胖的,特别健康。”为了让儿子过上好日子,聪聪的爸爸靠给别人装修房子赚钱养家。终于在聪聪3岁的时候,他买了一间60多平方米的新房。眼看日子要好起来了,他决定给新房装修一下。2006年初春,房子装修好了,聪聪搬进了新家,虽然新房的墙上和家具上总散发着呛人的味儿,但谁也没当回事。可突然有一天,聪聪晕倒在床上。医生说,聪聪患上急性白血病,全家人立刻哭成一团。在半年的治疗中,家里变卖了房子,还借了5万元外债。爸爸为了挣钱,开始给别人拉车扛木头,一天能赚15元钱。聪聪恢复得很快,这让爸爸一直心存希望,他坚定地说:“我就是累死也要让儿子活下来。”可是提起一周后的化疗费用,他还是垂下了头。他告诉记者,这一个月,他攒了900元钱,前天晚上来哈,他没找旅店,就在医院楼下蹲了一夜。
在市血研所里,有着相似经历的还有11岁的小明。记者昨天在病床上看见小明时,他正在认真地看着《故事会》。小明妈妈告诉记者,昨天开家长会,小明又考了第一,还被评上了市文明少年。说起这些,妈妈的脸上没有太多的喜悦,反而流下了眼泪。她告诉记者,小明已经患病7年多,本来就靠“低保”救济的一家人,再也拿不出药费了。“小明现在的情况有些反复,大夫说,只需要2万元左右,就能度过这个难关。”可她想尽一切办法,还是没能筹到足够的钱。看着她每天以泪洗面,病友和医生们都很同情,经常给她们母子俩送饭送菜。小明告诉记者,他每天要打点滴4个小时以上,打药的时候经常感觉手很疼,而他忘掉疼痛的好办法就是看书,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好。
市血研所的任医生向记者介绍,这两个患儿的病情都属于中等危险度,哈尔滨市血研所目前对这个程度的治愈率在70%左右,“前提是足够的治疗,如果一次化疗不能跟上,很可能前功尽弃。”对于这两个家庭贫困的男孩,医院在不耽误治疗的情况下,一直采取最节省费用的医疗方式,但他们的父母还是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