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13日电(记者 孙晓锐) 日前,中华巴洛克保护更新项目推进办公室,邀请省内10余名规划、建筑、结构、施工等方面专家学者,召开《中华巴洛克保护街区建筑鉴定报告》及《中华巴洛克保护街区保护建筑加固处理实施方案》论证会,专家们原则同意鉴定结果和加固处理方案。
“巴洛克”原是17世纪起源于意大利的一种西洋建筑风格,它的表现特点是追求新颖奇特、富丽堂皇。 “中华巴洛克”是哈尔滨中西文化交融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有近百年的历史,是哈尔滨、乃至中国保存最完整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今年保护更新的范围是道外区南二道街—靖宇街--南三道街—南勋街围合区域和南四道街84号大院,占地面积2.6公顷。规划建筑面积3.11万平方米、保护更新建筑65栋。
据悉,中华巴洛克保护更新项目推进办公室针对该保护区域的建筑年久失修,外墙老化、基础破损严重,多为D级(危房)的现状,确定对保护建筑采取钢筋混凝土夹板加固方式进行基础加固,以保证保护建筑的安全性及增加保护建筑的使用寿命。同时,对保护建筑的外墙采取钢筋支护,保证施工期间的安全性的加固方案。
据了解,专家们原则同意鉴定结果和加固处理方案。并表示,改造保护建筑应根据建筑现状、历史价值等情况,保护方式采用整体保护、外墙保护及拆除复建3种类型,但要严格控制拆除复建的比例,同时,专家们还对保护后建筑立面效果、使用功能、消防及给排水等提出具体要求。
责任编辑:岳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