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15日电 佳木斯,脚下是江河纵横的三江平原,坐拥地球之肾———三江湿地,2006年荣膺全国最佳生态环境魅力城市。就是这座城市,率先向能耗高、污染重的小火电机组开刀,实施“碧水蓝天”工程,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
让高耗能重污染“下岗”
佳木斯第二发电厂,是该市一座创造发电40年历史的“备战”电厂。近年来,企业效率低、能耗高、污染重的问题日益突出。2007年5月19日,随着一声巨响,该厂一号卸煤间爆破拆除,打响东北地区节能减排的第一炮。
环境和发展同等重要,让高耗能重污染“下岗”,是佳木斯决策层的共识。该市成立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目标和责任。那些工艺落后、污染重、能耗高的生产线或企业,不论其经济效益多好,佳木斯都忍痛割爱。政府还通过争取资金、鼓励引导社会投资,加大投入力度,为节能减排工作提供物质保证。
从2003年开始,火电、造纸、水泥和电解铝等几个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中,多家产能落后企业,陆续被关停。
佳木斯东方热电厂7台小机组超期服役、效率低下,被毅然淘汰;佳木斯第二发电厂爆破拆除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529.92吨;莲江口造纸厂被果断关停,一项就减排COD2400吨;桦川、莲江口、汤原、亮子河等几个小水泥厂,按计划陆续实施关停……高耗能、高排放、生产能力落后企业,40家停产整顿,10余家在“压小上大”的令牌前,忍痛下岗。
老企业,重点施治
对耗能和排污不能达标的老企业,改造治理,重点下“药”。污水处理和中水利用,就是专项治理的一剂良方。
黑龙江赛瑞集团有限公司是家制糖企业,用水量大,泥污严重,废水中有机物严重超标。企业筹资1800万元建设的滤泥污水处理、甜菜流送洗涤水生化处理项目,每年滤泥减排3万吨,减排COD524吨。黑龙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液膜萃取酚工程和终端废水生化处理工程投入使用后,不仅实现污水达标排放,年COD削减量1277吨,还靠回收物年创造产值578.5万元。认识到位,行动也能到位。哈尔滨啤酒佳凤有限公司、佳木斯亚麻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企业,纷纷投建污水处理和中水回收工程。在建的工程建成后,全市年COD削减量可达2000吨。
新项目,必须“干净”
抓项目建设,佳木斯明确了“三个不上”的原则,即浪费资源的项目坚决不上、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坚决不上、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坚决不上。设计能力不合理和污染物排放得不到合理控制的20万吨电解铝项目、20万吨纸浆等大项目,都在其中之列。
审批项目,环保具有第一审批权。投资4亿元的益海粮油综合加工项目,年可加工水稻100万吨,生产工艺实现了对水稻资源的精深加工和废弃物综合利用;建设中的吉庆豆业30万吨大豆加工项目,深加工大豆产品,因为工艺合理,年可节约生产循环用水10万吨,节约电耗30%,节约标准煤5000吨。利用俄罗斯资源,引进的100万吨纸浆项目、3万吨海绵钛项目,严格落实了对项目规模和投资的要求,降低排放率。
让水更清,天更蓝为了建设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社会,佳木斯一手抓工业治污,一手抓生活污水处理。2005年以来,先后投建了一批污水处理项目。
东区污水处理厂,整个项目和配套工程总投资2.5亿元。去年年末,一期工程试运营后,日处理污水高达6.5万吨。西区污水处理厂及排水管网工程总投资2.6亿元,日处理污水能力10万吨,65公里管网,2008年底也可投入使用。进行中的富锦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1.5万吨;同江市污水处理厂总投资6500万元,日处理污水2万吨;抚远县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1万吨。这些项目两年内全部都可以在治污中大展身手,项目COD预计削减总量近4万吨/年。
多年前,市区钓鱼爱好者望江兴叹,鱼越来越难钓了。如今风和日丽的松花江边,寻常可见钓鱼人。2006年佳木斯流域自然捕捞生产达2678吨,比2003年增长188吨。
链接
一升两降
佳木斯经济持续较快发展,而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等主要指标却都在降低。
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比2002年增长53.2%,年均增长11.2%;万元GDP能耗1.45吨标准煤,比2005年下降4%。COD排放量45362吨,比2002年削减7557吨;2006年,佳木斯的环境质量,好于国家二级天数由2002年的301天提高到32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