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学习胡锦涛讲话精神: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2007-07-16 16:20:42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中国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沈东生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16日电 今天出版的《哈尔滨日报》刊发署名文章《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全文如下:

  旗帜问题至关重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58年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29年的基本经验而得出的必然结论。在党的十七大即将召开的重要时刻,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鲜明的旗帜和伟大的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是我国社会主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的伟大成果。尽管这个概念形成的时间并不长,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与道路却已经深入中国民心,并已产生世界影响。毛泽东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以苏为戒”,独立地探索一条有别于苏联模式、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萌芽和起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82年9月1日,党的十二大在北京开幕。邓小平在大会开幕词中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提出的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是十二大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四大对这一理论做了详细的阐述。十五大又将邓小平理论列入党纲,作为我们党新时期的指导思想。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新的实践中,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每一个大的历史阶段,都有一个主题。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长期斗争,找到了这个时期的主题,就是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经过长期探索,又找到了这个时期的主题,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9年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就是在坚持和发展这个主题下取得巨大成功的,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便成为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鲜明旗帜和伟大道路。

  二、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必须做到“四个坚定不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建设小康的过程中开辟出来的伟大道路。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我们党在“文化大革命”后,通过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突破了“两个凡是”,把我们的思想从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了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了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了出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不断探索和研究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生动写照。思想的解放不可能一劳永逸。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和挑战,都是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际。解放思想,就是从这些新的实际出发,清醒认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的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认真总结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实践经验,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但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而且能指导“改变世界”的伟大实践。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一次新的伟大革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找到并探索出来的。改革开放的首要的和基本的任务是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与经济体制的这种根本变革相适应,要全面推进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的改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对以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的苏联模式的根本否定。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经历一个从不完善、不成熟到相对完善和逐步成熟的过程。这种变化和发展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实现,需要通过改革加以推动,需要通过开放不断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加以发展。因此,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是硬道理,今天的发展是科学发展、为民发展。邓小平在22年前就讲过“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了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胡锦涛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因此,我们所追求的发展是科学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这种发展必然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推动科学发展中,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是基本实现现代化,邓小平同志设想到本世纪中叶,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小康社会”是实现这个历史任务的阶段性目标。到上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从总体上进入小康。党的十六大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制定了新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时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可以为后3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意义重大,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前途,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竭尽全力去实现。

  总之,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发展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自觉做到四个“坚定不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是我们必须高高举起的伟大旗帜,也是我们坚定不移的前进道路。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凝聚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团结奋斗的旗帜。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