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伤人事件频发 咋能彻底封住马葫芦的“嘴”?
2007-07-19 14:28:58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于鸿斌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19日电 18日,记者从权威部门的统计数字上看到,哈尔滨市政管辖范围内的马葫芦数字为19.3万多个,而无主马葫芦的数量至少也有上万个。据哈市城管监督指挥中心统计,从今年年初至今,哈市已发生824起马葫芦伤及人车事件,平均每天发生超过4起,其中发生伤人事故11起、吞车事故58起。而这些事件八成以上是由无主马葫芦引起的。许多市民不解:有关部门为啥连个小小的马葫芦都管不好?

  现状

  马葫芦伤人投诉居首位

  马葫芦管理得好坏,关系到百姓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哈市曾多次进行“媒体曝光了,主管部门行动了”之类的专项整治,但至今仍事故频发。7月以来,马葫芦伤人吞车事件更是多发月份。

  7月7日晚,一辆红色捷达出租车陷进了建国街上一处没有井盖的马葫芦里,造成驾车男子腰部受伤被120急救车送往医院救治;同一天,一七旬老者不慎坠入安达街一个两米多深的“张嘴”马葫芦中,全身多处受伤;7月11日21时许,外地来哈打工的男子齐凤林骑车经过哈市道里区菜库街7号附近时,被路边一个无盖排水井“绊倒”,当即不省人事,送入医院后下巴缝了六针,事故至今过去已经一个星期了,可肇事井的产权单位至今仍是个谜。16日,一辆出租车陷进学府路上一处无盖马葫芦中,轮胎扭曲、车身变形……

  记者从哈市城管监督指挥中心了解到,有关马葫芦伤人的投诉目前在各类投诉中居首位。

  祸首

  三大原因致问题马葫芦出现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马葫芦成为陷阱?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盗窃、恶作剧、超载车是主要“祸首”。记者从哈市排水公司顾乡分公司了解到,该公司管辖的排水井井盖多次遭遇被盗。最惨的一次,一条街道一夜之间丢失了40多个排水井盖。

  除了盗窃,一些有不满情绪的人还将马葫芦当成发泄的对象。一位夜班出租司机告诉记者,他曾经好几次遇到有人在半夜将马葫芦盖搬离到几十米外的地方,然后等在一旁看热闹,他曾上前制止过,但搞破坏的人根本就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超载车也是造成井盖损坏的一个主要原因。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哈市市区内的一些路段历史久远,路面承重能力比较低,而现在经常有一些大吨位的超载车上路行驶,常常将井盖轧坏。

  此外,各产权单位在施工时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一个专业的鉴定部门,管理混乱也是造成问题马葫芦的一个主要原因。

  困局

  体制有缺陷管护遇难题

  记者了解到,哈尔滨马葫芦的管理涉及燃气、电力、交警、供水、排水、供热、有线电视、联通公司、移动公司、网通公司、铁通公司、房产住宅、小区物业、铁路部门、新时代公司等近20个部门。存在的问题更是千奇百怪:有高出路面的“绊马桩”,如香坊区和平二道街移动检查井超高30厘米;有低于路面的“陷阱”,如南岗区海城街移动检查井下沉15厘米,道里区红霞街排水检查井下沉10厘米;有歪斜的“残疾井”,如道外区长春街25号供水检查井倾斜……据城管检查井监管办的抽查发现,哈市马葫芦存在着超高、沉陷、缺失、破损等问题。

  客观讲,哈市的马葫芦没管好是不容回避的事实,原因有投入不足、设施老化、井盖超期服役等实情,但管护不到位、遇事互相推诿扯皮也是不争的事实。18日,哈市检查井监管办就点名批评,新时代公司未履行监督管理、解决问题的职责。同时,部分建设单位对新建的马葫芦不及时进行交接,在未交接过程中又不承担监管、管护责任,如香坊区的三合路,“张嘴”马葫芦长达一个月未见管护。

  记者从城管监督指挥中心了解到,目前该中心接到的有关马葫芦的投诉特别多,可是想要解决却是一件难事。原因之一是哈市的城市基础设施从来就没有一个底数,致使发生问题后没有依据可查。二是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使相当一部分的检查井处于弃管状态,常常是多方联系却也无法找到其真正的主人。三是好多管线在同一个井里,产权单位不明确,一旦出了问题,各个单位之间相互推脱都不肯负责任。此外,由于城管指挥监督中心只是一个协调部门,并没有执法和管理权,因此有时明明找到了产权单位,可是该单位就是不履行职责也没办法。

  摸底

  马葫芦弃管个数是个谜

  哈尔滨到底有多少马葫芦?记者探根求源,却采访到了一本糊涂账。根据相关部门2005年对外宣布的统计数字为20万个左右,而今年年初为配合数字城管地理信息数据的建设,数字城管地理信息普查采取先由马葫芦产权单位根据专业地图进行行业内普查,结果是15万个;接着再由规划勘测部门进行地毯式城市部件逐街逐个普查,结果行业普查的马葫芦准确位置只对上了7万多个,有近8万个马葫芦的位置根本对不上,与此同时又测出12万多个位置准确的马葫芦,最后普查的数字为19.3万个,这一统计数字不包括机关、学校、工厂、小区等封闭管理非市政管理的马葫芦数量。据知情人士透露,从前20万或者15万的统计数字都是“准确”的,那是相关部门在各家产权单位马葫芦数量报表相加的基础上得出的;现在的普查数字19.3万,当然也是准确的,这是依靠科学方法实地勘测普查的结果。业内人士称,目前哈市究竟有多少个马葫芦找不到主人没有个准确数字。

  家底不清,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只能是空话。记者了解到,目前,不仅无主马葫芦正在积极找婆家,有主的铁路部门检查井、移动公司检查井、供水入户检查井、排水出户检查井整修也未得到有效开展,有的区城管部门对马葫芦井边破损维修进展也十分缓慢。

  民声

  哈尔滨咋就管不好马葫芦

  对于暗藏在马路上的马葫芦陷阱,带给司机们的远远不只伤车伤人这么简单。哈市联通出租车公司司机高波告诉记者,他曾经好几次开车掉入无盖马葫芦里,遇到这种情况,他只能自认倒霉。因为这种情况保险公司一般不予赔偿,即使赔偿也只是一小部分,而想要联系到产权单位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出租车司机每天扛着一两百元的费用在身上,时间就是金钱,如果耗上几天的时间又找不到产权单位,那损失就更大了。

  在采访中,许多市民质疑:马葫芦问题讲了好多年了,为什么这么大的城市就管不住小小的马葫芦?哈市一所学校的王老师表示,她工作的学校在城乡接合部,她的学生曾在放学时被井盖绊倒摔伤,后经调查这是一个无主的马葫芦。“既然无主,就说明这个马葫芦起不到什么作用,有关部门就应该早点对其进行填充或掩埋,如果真的有必要保留,就可以给它找到主人,真正把它管理起来。”

  市民张先生则表示,马葫芦事故频发的主因就是管理不到位。南方一些城市目前采取的市场化措施值得借鉴:产权单位只负责缴纳一定管理、维护费用,由市政府进行市场化招标,对包括无主马葫芦在内的所有马葫芦进行统一管理。谁管理不到位,就不用谁;谁管理的片区出了问题,谁就要负责。

  前景

  全市马葫芦逐个做“体检”

  哈市为了管好马葫芦,给百姓创造一个安全的出行环境,在去年出台了《哈尔滨市城市道路井盖设施监督管理办法》,开始对无主马葫芦进行填埋,目前填埋了49处。

  18日,哈市检查井监管办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哈市地理信息普查的成果要尽快投入使用,这样一旦出现问题,起码能够投诉问责有门。其次,哈市将针对马葫芦开展一次全面检查,同时对出现问题的马葫芦管护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屡教不改的进行行政和经济处罚,并用工程施工权等超常规措施遏制不服管的责任单位。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