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千年古方六味地黄丸配伍奥秘在哈被揭开
2007-07-19 16:32:07 来源:东北网  作者:衣晓峰 杜筱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19日电(衣晓峰 记者杜筱) 我国学者首次对经典方剂六味地黄丸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复方配伍机理进行了深刻揭示,分离和鉴定了口服六味地黄丸后11个血中成分,确定了这些成分在体内吸收、分布和消除状况。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王喜军教授领衔完成的一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六味地黄丸的体内直接作用物质及药代动力学研究”,建立了经典方剂的现代化研究模式,为中药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提供了技术支撑。最近,以该项科研为核心工作的成果《基于血清药物化学方法的方剂药效物质基础及配伍规律的示范研究》,获得了2007年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六味地黄丸始出于宋代医家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由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肾气丸”化裁而来,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牡丹皮、泽泻、茯苓六味中药组成,主治肝肾阴虚、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小儿“五迟”、“五软”等肾阴不足症,被认为是大补元阴的代表方剂,千百年来受到广大医家和患者的推崇。目前,学界已经认识到六味地黄丸的化学成分较复杂,药理作用较广泛,临床药效定位尚不明确,这就难以揭开六味地黄丸体内动态特性的“面纱”,制约了相关制剂工艺的进一步革新和药效作用的科学表述。

  在国家自然基金和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支持下,王喜军教授课题组利用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方法,成功揭示了古方六味地黄丸的药效物质基础变化与配伍、药效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鉴定出口服六味地黄丸后11个血中成分及其生药来源,确定了这些成分在体内吸收、分布和消除状况。

  专家评价指出,本项课题在坚持“方证关联及理法方药统一”的整体研究思路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不仅成功揭开了千年古方六味地黄丸的奥秘,同时也为人们认识方剂配伍规律提供了方法学技术平台,有助于祖国医药走出国门,提高国际市场竞争能力。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