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23日电 7月18日,林甸县碧港淀粉有限公司厂区内,几十名建筑工人紧张地忙碌着,几个大型的污水处理池的基础工程已基本完成,污水处理机械设备整齐地码放在工地的一角,即将进行安装。现场的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5月企业投资近2000万元新上了日处理污水1680吨的污水处理厂,8月底完工,今年生产期就可投入使用。
过去,公司生产中产生的污水经过沉淀池的沉淀后进行排放,沉淀产生的薯渣等废物定期清理,除周围居民用来喂猪消耗掉一部分外,其余的都丢弃不管,任其腐烂,腐臭气味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影响。今年,碧港淀粉公司不仅建设了污水处理厂,还新上了一套生产设备,用薯渣为原料生产生物饲料,目前设备已安装完毕进入调试阶段。同时,还回收污水处理中产生的沼气,用其烧锅炉,节约煤的消耗。
企业负责人算了一笔经济账,企业每年的生产期在马铃薯收获后的三个月左右,按目前的生产能力每天产生污水1300吨左右,吨污水处理成本1.5元左右,一个生产周期污水处理增加成本20万元。利用过去丢弃的薯渣年可生产生物饲料1万吨,按吨售价500元计算,可实现销售收入500万元。这些治污措施,不仅解决了企业排污问题,还有不小的效益,建污水处理的投入几年就可收回。
废物喜结缘地企笑开颜
稀硫酸,林甸县鑫隆化工生产污水中的主要物质。电石渣,齐齐哈尔、大庆化工厂产生的废弃物。
两样废物在鑫隆化工喜结良缘走到了一起,生成的水泥添加剂黄石膏,成了路桥建筑中的抢手货。
鑫隆化工是林甸县招商引资企业,这家2002年由广东老板投资的钛白粉生产企业,不仅盘活了林甸县投产8年没有产出合格产品的磷肥厂生产车间,而且成为至今为止东北三省唯一的钛白粉生产企业,产品供不应求。
这个公司投资800万元新上了污水处理厂,利用废水中的稀硫酸和电石渣生产黄石膏,给企业带来效益,还为地方处理掉了废弃物。在齐化堆积如山的电石渣,免费供给鑫隆化工。生产中的废渣主要成分硫酸亚铁,公司投入资金1000万元,成立了格瑞特饲料有限公司,年可生产饲料及硫酸亚铁1万吨,实现了废渣的再利用;投入资金200万元新上了喷淋装置,二次回收废气中的稀硫酸,实现了废气的再利用。
一系列环保治理措施,鑫隆化工实现了三废的回收再利用和达标排放。县经济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废物的回收再利用所产生的效益,足以抵消企业治理污染所付出的成本,困扰化工企业的高昂治污成本难题在鑫隆化工得到巧妙破解。目前,鑫隆化工已被省经委列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
环保弦紧绷风暴不叫停
节能减排,需要投入,林甸虽穷,却毫不含糊。仅去年以来,县里和企业就投入资金五六千万元。
过去,林甸县吃过环保不达标的苦头。碧港淀粉和伊利乳业等企业就因环保问题被责令停产,企业效益、财政收入受到影响。林甸县却以环保叫停这一契机决定把环保搞上去,县里严格按照整改意见整改,还举一反三对县里的企业自查,发现问题决不手软。
伊利乳业投资近千万的污水处理设施现已建成,经大庆市环保局批准试运行。在伊利乳业,处理过的污水COD数值为98.4,达到一级排放标准。目前,日处理污水900吨,而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2500吨。企业负责人说,这是为企业未来发展留出了空间,以免再因环保问题受到损失。
今年县里新上的最大项目——年产1万吨马铃薯复合薯片和1.5万吨速食马铃薯营养粉丝的大庆新加坡马铃薯产业园项目(天泰生化项目),开工建设的同时坚持环保设施一起上,县里和企业共同投入资金1500万元建设污水处理设施。
因吃了环保苦头,到对环保的重视,再到投入资金、创新思路治理污染,如今林甸县“因祸得福”,今年上半年的环保风暴,周围市县多家企业被叫停,而林甸县却一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