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23日电 哈尔滨利民经济开发区是1991年6月经省政府批准创办的省级开发区。开发区自1992年7月开始启动,在一无财政投入、二无项目来源、三无开发经验的条件下,坚持自主创新、科学发展、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经过十几年超常规运作,现已批准进区企业260户,引进资金总额159.75亿元,固定资产达102.1亿元。建区以来,开发区累计实现税收10.34亿元,出口创汇2.75亿美元,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利民开发区现已形成四大主流产业。一是以中泰合资黑龙江正大实业有限公司、香港华润雪花啤酒(黑龙江)有限公司、龙丹乳业、鑫天食品、哈尔滨义利实业有限公司等一批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为骨干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开发区内的食品产业已形成了以饲料、家禽饲养、油脂化工、乳制品为主,集畜牧业、肉食品加工、酒类酿造为一体的牧工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链。产品除销往全国各省、市外,还向俄罗斯、日本、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出口;二是以三联、乐泰、誉衡、圣泰等29家高科技医药企业为骨干的哈尔滨利民医药科技园区,现已有23户企业通过国家GMP认证,有2户企业被评为全国民营医药创新奖,12户企业被省科技厅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园区于2002年2月被省政府正式批准为省级医药科技园区,同年12月又被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利民医药产业基地。目前园区共执行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8个,地方级火炬计划项目8个,国家“863”计划项目3个,国家一类新药2个,国家二类新药3个,国家三类新药11个;三是文化教育科技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这里逐步形成了一个高等学府相对集中的大学城。目前已有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警官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等18所大学相继进区建校,现有师生约7万人。其中本专科生5.13万人,硕士研究生5300多人;四是已开发出新湖生态社区、绿海田园等多处环境优良的商业住宅区,初步形成了相对规模较大、人口较密集、商住较繁荣的综合区域。
2006年,利民开发区共引进项目36个,完成协议投资总额39亿元。其中华润雪花啤酒(黑龙江)有限公司项目一期工程从建设到投产仅用了8个多月时间,创下了当年设计、当年建设、当年投料、当年成品酒装瓶下线(试生产)的惊人业绩。一期投产后年产能力23万千升,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亿元人民币,税收8000万元人民币,安置劳动就业约800人,华润啤酒的正式投产为开发区经济的进一步快速发展又增添了新的活力。
随着省委、省政府关于哈大齐工业走廊的规划实施,东北亚科技园绿色食品、现代医药、信息软件、教育科技四个产业和一个配套服务区已全面启动建设,其中,国家和省市共同支持的东北亚科技园信息产业基地已被列入重点规划建设项目。东北亚科技园启动区规划总投资60亿元,启动区面积6.087平方公里,截至2006年底,累计协议入园区项目63个,协议投资总额56亿元。2007年将新启动面积1.18平方公里。哈大齐工业走廊呼兰河西南工业区东北亚科技园已初具雏形,将逐步成为一个环境优良、功能完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化工业科技带,为开发区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