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24日电 23日举行的全省经济形势分析会传来喜讯:上半年经济运行形势总体良好,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27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11.9%,增幅提高0.5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高,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双过半”。
全省上半年经济运行呈现出“一好”、“四升”、“三稳”的特点:
农业生产形势好。优质高产高效作物面积大幅增加,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5450万亩,较上年增加187万亩。一类苗占90.4%,是近些年来苗情最好的一年。畜禽存栏减少而出栏增加,奶牛生产下滑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生猪生产转入历史最好发展时期,农民人均出售畜产品收入达到936.6元。转移农村劳动力406万人,实现劳务收入91亿元,分别增长12.5%和26.3%。转移的结构趋向合理,质量提高。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建成乡村公路3900多公里,户用沼气池1.4万个,新建水源工程857处,解决了45.5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场县共建试点取得突破,呈现出合作双赢的局面。
外贸进出口增幅大幅回升。对外贸易前4个月仅增长6.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6.9个百分点,进入5月份开始恢复性增长,达到21.5%,接近全国平均水平。6月份进出口总额达到19亿美元,增长93.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2.3个百分点,均创历史新高。
上半年,全省进出口累计完成69.1亿美元,增长24.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3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4个百分点。1~6月,对俄贸易完成40.8亿美元,增长56.8%,占全省进出口总额59%,占全国对俄贸易的19.9%。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分别增长52.9%和41.9%。地方工业效益大幅攀升。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314.2亿元,同比增长16%,是1998年以来同期的最高增幅。特别是地方工业增势强劲,主营业务收入1104.7亿元,增长18.9%,实现利税、利润分别增长42.9%、84.4%,正向拉动全省工业增长3.2个百分点,弱化了石油产量和价格双下降的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5092元,同比增长15.7%,增幅提高3个百分点。农民现金收入也因生猪和粮食价格上涨而大幅提高,达到3110元,增长17.6%,增幅提高9.5个百分点。城乡消费市场持续升温。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077.5亿元,同比增长15.6%,增幅提高1.5个百分点,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5%,为近年来最高增幅。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35.7亿元,同比增长25.5%。亿元以上项目开复工374个,完成投资273亿元。新开工项目1822个,增长23.5%。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23.6亿元,增长13.9%,为年初预算的56.1%,比平均进度快6.1个百分点。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下降幅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