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居民消费价格涨过警戒线 专家:总体上看利大于弊
2007-07-26 14:12:07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谭立顺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26日电 25日,近两个月,我省物价快速上涨,全省居民消费价格(CPI)已经突破了调控目标3%的警戒线,但省统计局首席新闻发言人、总统计师葛新今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CPI仍在可承受范围内,总体上看,涨价对我省利大于弊。

  四成消费花在吃喝上

  根据统计,全省上半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7.5亿元,增幅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连续四年同期保持两位数增长,是1997年同期以来的最高增幅。其中批零贸易业走强,住宿餐饮业增速较快。同时,用品类增长快、食品类比重高,用品类零售额增长18.8%、衣着类增长18.2%、食品类增长14%,吃、穿、用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分别为39.2%、20.5%和34.9%。热点商品为:数码相机、空调、摄像机、音响、移动电话机、轿车等。

  食品价格上涨是主因

  据葛新介绍,我省CPI涨幅呈逐月加大态势,1~2月,涨幅仅为2.2%;3~4月,涨幅达到3%;而5月、6月分别高达4.8%和6.1%。据分析,食品类价格带动CPI上涨,食品价格上涨8%,拉动CPI上涨2.65个百分点;其他类别商品价格,除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外,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涨价对我省利大于弊

  据葛新介绍,总体上看涨价对我省利大于弊:一是有利于农民增收,二是有利于企业增效。

  上半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尤其是肉、禽、蛋及其制品价格大幅走高,这是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补偿和农副产品价格的合理回归。上半年,仅牧业人均现金收入就达536.2元,增长26.6%。同时,我省产业结构多为上游企业,涨价有利于企业增效。

  但同时也对城乡居民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质量带来影响,因物价上涨,10%的低收入户人均实际收入少了97元,人均消费支出却多了89元,其中91%是由食品价格上涨引起的。

责任编辑:孙岚